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一、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

1.肿瘤的外形 肿瘤的外观形态多种多样,与肿瘤的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长方式等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良性或恶性。一般有结节状、息肉状、乳头状、溃疡状、弥漫状和其他形状(图8.1)。

图8.1 肿瘤的生长方式与外观形态

1.膨胀性生长,结节状 2.膨胀性生长,分叶状 3.突起性生长,息肉状 4.突起性生长,乳头状5.浸润性生长,树根状波 6.向上突起与向下浸润性生长 7.浸润性生长,溃疡状

2.肿瘤的体积 肿瘤的体积大小极不一致,小的需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大的则可重达几千克到几十千克。肿瘤的大小与其发生部位、生长时间及良恶性质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生长在体表或较大的体腔内(如腹腔),对机体或器官的功能没有重大影响,并且生长时间较长的良性肿瘤通常较大;生长在狭小体腔(管道)内的肿瘤或对机体影响较大的恶性肿瘤通常较小。

3.肿瘤的色彩 肿瘤的色彩可因肿瘤组织来源、有无出血和坏死性病变等而有所不同。如黑色素瘤呈黑色,脂肪瘤为黄或白色,纤维瘤呈灰白色,淋巴肉瘤与纤维肉瘤呈鱼肉色,癌一般为灰白色且无光泽,血管瘤呈红色。若肿瘤继发出血或坏死时,切面上就可见到紫褐色的出血灶或土黄色的坏死灶。

4.肿瘤的硬度 肿瘤的硬度与肿瘤的组织种类、肿瘤组织实质与间质的比例及有无变性坏死等有关。骨瘤、软骨瘤最硬,纤维瘤次之,黏液瘤、脂肪瘤较柔软。实质细胞多而间质少的肿瘤较软,为软性瘤;间质多而实质细胞少的肿瘤较硬,为硬性瘤。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

1.肿瘤组织的一般结构 肿瘤组织的一般结构与正常的组织一样,包括实质和间质两部分。

(1)肿瘤的实质:它是指瘤细胞,为肿瘤的主要成分,决定肿瘤性质,也是肿瘤命名的主要依据。不同的肿瘤其瘤细胞各有不同,绝大部分肿瘤只有一种实质细胞,如脂肪瘤由异常增生的脂肪细胞构成;黑色素瘤由黑色素细胞构成。也有少数肿瘤由两种实质细胞构成,如乳腺的纤维腺瘤含有纤维瘤细胞和腺上皮瘤细胞等两种实质细胞。

(2)肿瘤的间质:肿瘤的间质也是由结缔组织与血管组成的,它对肿瘤实质起着支持和营养作用。间质中的结缔组织一部分是原有的,而大部分则是随肿瘤组织同时生长的。

肿瘤间质的血管也是随肿瘤组织生长而同时形成的。生长迅速的肿瘤,其间质中血管多而结缔组织少。生长缓慢的肿瘤,间质中血管少而结缔组织多。有些肿瘤的间质只有血管,如纤维瘤。当肿瘤细胞的生长超过了血管生成,就会导致血液与营养的供应不足,常可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这也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间质中还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成分,这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

2.肿瘤组织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肿瘤组织异型性。其异型性愈大,表示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发育成熟程度)愈低,恶性程度愈高;反之,异型性小,表示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肿瘤组织的异型性是区别良、恶性瘤细胞的主要形态学依据。

(1)良性肿瘤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的异型性小,其瘤细胞的分化程度高,在细胞形态上与其起源组织细胞非常相似。如纤维瘤的瘤细胞与正常的结缔组织细胞十分相似。良性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方面,即瘤细胞排列不规则,其瘤细胞及其纤维束排列紊乱,纵横交错。总之,良性瘤细胞分化成熟,细胞形态异型性小,与其起源组织的细胞十分相似,只是瘤细胞的排列不规则。

(2)恶性肿瘤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的异型性大,无论在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都与其起源组织差异很大,其表现有以下两方面:

①细胞形态的异型性:其瘤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致,有时可见瘤巨细胞;胞核也较大,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致,可出现巨核,双核或多核。核分裂象多见,并出现不对称,三极或多极核分裂等病理性核分裂象(图8.2)。

图8.2 肿瘤细胞异常核分裂象

1.染色质过多型核分裂 2.染色质过少型核分裂 3、4.不对称型核分裂 5、6.三极型核分裂7、8.四极型核分裂 9.五极型核分裂 10.六极型核分裂 11.流产型核分裂 12巨大型核分裂

②组织结构的异型性:瘤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