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性肿瘤
1.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是起源于复层扁平上皮或变移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皮肤鳞状上皮,又称鳞状上皮癌。也可发生于皮肤型黏膜,如口腔、食管、喉头、阴道和子宫颈黏膜处。
(1)眼观:皮肤型鳞状上皮癌质地坚实,癌肿多呈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生长,形成菜花状突起,表面发生出血、炎症或溃疡。有的癌肿向深部组织发展,形成浸润性硬结。黏膜鳞状上皮癌质地较脆,多形成结节状或不规则的团块状向表面或深部呈浸润性生长,癌组织有时也可发生溃疡与出血。切面呈灰白色,形成均匀的结节状或粗颗粒样,干燥、无光泽、无包膜,与健康组织分界不很清楚。
(2)镜检:癌组织形成典型的癌细胞巢,癌细胞巢的最外层相当于表皮的基底细胞层,与此相接的内层为棘细胞层,接近细胞巢中心有颗粒细胞层,中心部类似表皮的角化细胞,形成角化小体,称为角化珠或癌珠,此种癌称为角化癌。如癌细胞巢的边缘部由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其余由棘细胞组成,称为棘细胞癌。这种癌比角化癌的恶性程度高。另有以基底细胞为主要成分的癌,称为基底细胞癌。
2.纤维肉瘤 纤维肉瘤是起源于结缔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见于多种家畜和家禽,多发于四肢的皮下或深部组织,生长比较缓慢。
(1)眼观:肿瘤体积较大,呈结节状或不规则形。早期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有不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晚期则呈浸润性生长,无完整包膜,质地比较柔软,切面湿润有光泽,呈鱼肉色(图8.7,见彩插4)。
(2)镜检:瘤组织中细胞成分多,纤维成分少。瘤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排列紊乱,纵横交错或呈漩涡状排列。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常见有核分裂象,有时见有多核巨细胞。
3.淋巴肉瘤 淋巴肉瘤是起源于淋巴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瘤细胞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含有弥散淋巴滤泡的组织内,牛、猪及鸡发病率较高。
(1)眼观:淋巴肉瘤呈结节状或团块状,大小不等,质地柔软或坚实,切面颜色灰白或灰红,如鱼肉样。有时伴有出血或坏死。内脏器官的淋巴肉瘤有结节型和浸润型两种形式。结节型表现器官内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灰白色,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切面可见均质、无结构的肿瘤组织,外观如淋巴组织;浸润型则呈弥漫性浸润于正常组织之间,外观仅见器官(如肝脏)体积呈弥漫性肿大或增厚,而不见肿瘤结节。
(2)镜检:肿瘤组织主要为一些不成熟的淋巴细胞样瘤细胞,胞浆多,核分裂象多见,瘤组织结构紊乱。原发部位淋巴组织结构被破坏或消失,无法辨认出淋巴小结和淋巴窦等结构。
4.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产黑色素细胞形成的一种恶性肿瘤。常发于动物的尾根、肛门周围和会阴等富有产黑色素细胞的部位,多见于马属动物。
(1)眼观:黑色素瘤为单发或多发,大小及硬度不一,呈深黑色或棕黑色结节状,切面干燥(图8.8,见彩插4)。
(2)镜检:瘤细胞排列致密,间质成分很少。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其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大多数瘤细胞的胞浆内充满黑色素颗粒或团块,呈棕黑色。瘤细胞胞浆中,黑色素颗粒少时,还可见到胞核和嗜碱性胞浆,黑色素颗粒多时,胞核和胞浆常被掩盖,极似一点墨滴。
5.腺癌 腺癌是起源于腺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胃、肠、卵巢和肝脏等部位,如鸡卵巢腺癌。鸡的原发性卵巢腺癌可发生种植性转移,即原发癌组织可以撒落到腹腔,而在腹腔浆膜表面形成许多转移性续发性卵巢腺癌。
(1)眼观:卵巢原发性癌肿多为不规则团块状,肿块数量不等,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癌肿质地硬脆,颜色灰白,无光泽(图8.9,见彩插4)。常伴有出血与坏死。续发性卵巢腺癌呈大小不等的丘状突起,突出于浆膜表面,与周围健康浆膜无明显界线,质地颜色与原发癌相同(图8.10,见彩插4)。
(2)镜检:癌细胞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腺上皮的特征,细胞呈柱状、低柱状、多边形或其他形状。癌细胞排列为腺管样、条索状或团块状。
作业与思考题
一、小结与讨论
1.总结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肿瘤的形态结构,肿瘤的分类与命名。
2.讨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及其结局与影响。
二、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肿瘤、癌、肉瘤。
2.肿瘤的常见形态有哪些?描述肿瘤组织的基本结构组成。
3.肿瘤有哪些生长方式?其如何扩散转移?
4.肿瘤是如何分类与命名的?
5.简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6.简述肿瘤的发生原因与机制。
(陈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