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与病理变化
(一)猪大肠杆菌病
1.仔猪黄痢 病死仔猪严重脱水,皮肤皱缩,肛门松弛,肛周有黄色稀粪污染。胃膨胀,胃内充满酸臭的凝乳块,胃底部黏膜充血或出血。小肠扩张,肠腔内充满腥臭的黄色或黄白色内容物和气体,肠壁变薄,黏膜充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心、肝、肾等实质器官变性、坏死。胃肠黏膜发生纤维素性或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变化。
2.仔猪白痢 病死猪体消瘦,肛门与尾部沾污有白色痢便。主要病变位于胃和小肠前部,胃内有少量凝乳块,胃黏膜充血、出血、水肿,表面覆有数量不等的黏液。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表现为肠壁变薄,灰白半透明,肠黏膜充血、潮红、易剥落,肠壁淋巴小结稍肿大,肠腔内含有大量气体或有少量稀薄黄白色酸臭的粪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心、肝、肾等实质器官肿胀、变性。
3.猪水肿病 病死猪体营养良好,皮肤、黏膜苍白。眼睑和面部水肿。切开头部皮肤,皮下蓄积水肿液,皮下组织呈胶冻状。喉头黏膜水肿(图17.7,见彩插6),贲门与胃底黏膜水肿(图17.8,见彩插6),呈半透明胶冻状。结肠肠系膜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颌下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更为明显。心包、胸腔积液,肺水肿、出血。
(二)禽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所侵害的部位不同,其病理变化可表现出多种类型,其特征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脐炎等病变。
1.鸡胚与幼雏早期死亡型 蛋壳被粪便污染或产蛋母鸡患有大肠杆菌性卵巢炎或输卵管炎,致使鸡胚卵黄囊被感染,在鸡胚孵化过程中感染发病,造成鸡胚或幼雏早期死亡。死亡胚胎或幼雏卵黄呈棕黄色水样物或干酪样物,多数病雏还有脐炎,病雏腹部大,脐孔发红、水肿,俗称“大肚脐”。剖检卵黄囊充血、出血,卵黄吸收不良。
2.败血型 主要发生于6~8周龄肉仔鸡,强毒力致病菌通过脐、消化道或呼吸道水平传播,而在短期内造成大批幼雏感染,引起急性败血症变化。表现为突然死亡,皮肤、肌肉淤血,血液凝固不良,呈紫黑色。肝脏肿大,呈紫红色或铜绿色,肝脏表面散在白色的小坏死灶。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出血,整个肠管呈紫色。心脏体积增大,心肌变薄,心包腔充满大量淡黄色液体。肾脏体积肿大,呈紫红色。肺脏充血、出血、水肿。
3.呼吸道感染(气囊炎)型 主要发生于6~9周龄雏鸡,多与霉形体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混合感染。病菌主要侵害气囊,以引起气囊炎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气囊混浊或呈云雾状,囊壁增厚,气囊表面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气囊内有黏稠的黄色干酪样分泌物(图17.9,见彩插6)。
4.心包炎与心肌炎型 由大肠杆菌经血源性传播而引起,主要以心包炎和间质性心肌炎为特征,表现为心包膜混浊、增厚,心包腔中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膜及心外膜上有纤维蛋白附着,呈灰白色或灰黄色,严重者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图17.10,见彩插7)。心肌内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切面有灰白色或带粉红色的致密组织,杂有灰黄色坏死灶。
5.肝周炎型 主要以纤维素性肝包膜炎为特征,表现为肝脏肿大,被膜增厚,表面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素附着(图17.11,见彩插7),肝脏变形,质地变硬,肝实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坏死点。
6.肉芽肿型 主要以肝脏、心脏、盲肠与肠系膜等部位形成典型的肉芽肿为特征。眼观这些器官,见有粟粒大至黄豆大肉芽肿结节,结节的切面呈黄白色,呈放射状或环状波纹和多层性,中央有脓性渗出物。镜检结节中心为含有大量核碎屑的坏死灶。由于病变呈波浪式进展,故聚集的核碎屑物呈轮层状;坏死灶周围环绕上皮样细胞带,结节的外围可见厚薄不等的普通肉芽组织,其中尚有异染性细胞浸润。
7.输卵管炎型 多见于产蛋鸡,呈慢性输卵管炎病变,特征是输卵管高度扩张,内积异形蛋样渗出物,表面不光滑,切面呈轮层状,输卵管黏膜充血、增厚。镜检上皮下有异染性细胞积聚,干酪样团块中含有许多坏死的异染性细胞和细菌。
8.卵黄性腹膜炎型 多见于产蛋鸡和母鹅,病变主要侵害卵巢、卵泡和输卵管,以引起卵黄性腹膜炎为特征。剖检可见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的液体和破损的卵黄,腹腔脏器表面覆盖一层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发炎,肠袢互相粘连(图17.12,见彩插7),肠浆膜散在针头大的点状出血。卵巢中卵泡变形皱缩,呈灰色、褐色或酱色。病程较长者,滞留在腹腔内的卵黄物质凝固成硬块,切面成层状。输卵管黏膜发炎,有针头大出血点和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着,管腔中也有黄白色的纤维素性凝块。
9.关节炎型 多见于幼、中雏鹅及肉仔鸡,多为慢性经过,以纤维素性或化脓性关节炎为特征。表现为跗关节和趾关节肿大,关节腔中有纤维性渗出物或有混浊的关节液,滑膜肿胀、增厚。
10.眼炎型 单侧或双侧眼肿胀,有干酪样渗出物,眼结膜潮红,严重者失明。镜检见全眼都有异染性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脉络膜充血,视网膜完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