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剖检的目的与意义
尸体剖检是运用病理解剖知识和病理诊断技术,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诊断和研究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常应用此种方法对死后病畜进行死后诊断和病理研究。
1.尸体剖检的目的 主要在于通过全面完整地检查尸体的病理变化,查明病畜患病和死亡的原因,确定疾病的性质,建立客观而准确的诊断。
尸体剖检,常常按一定的目的进行。按剖检目的的不同,尸体剖检分为诊断学剖检、科学研究剖检和法兽医学剖检三种。
(1)诊断学剖检:诊断学剖检的目的在于查明病畜发病和致死的原因、目前所处的阶段和应采取的措施。这就要求对待检动物的全身每个脏器和组织都要做细致的检查,并汇总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2)科学研究剖检:科学研究剖检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如人工造病以确定实验动物全身或某个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规律。多数情况下,目标集中在某个系统或某个组织,对其他的组织和器官只做一般检查。
(3)法兽医学剖检:法兽医学剖检则以解决与兽医相关的法律问题为目的,是在法律的监控下所进行的剖检。三者各根据其目的要求来考虑剖检方法和步骤。
2.尸体剖检的意义
(1)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尸体剖检,验证动物死前的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能力和诊疗水平。
(2)尸体剖检是最为客观、快速的动物疾病诊断方法之一:对一些群发病,如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和代谢病等,尤其是中、小动物如猪和鸡,通过尸体剖检,观察器官特征病变,可以及早做出诊断,以便对发病动物群体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促进病理学教学和病理学研究:尸体剖检是病理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的实际操作技术,是研究疾病的必需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病理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条途径。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一些新畜种、新品种的引进,临床上常会出现一些新病,老病则可能发生新变化,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对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或新的病例进行尸体剖检,可以了解其发病情况,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