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渗性脱水

三、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是指失水与失盐大体相等,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的一类脱水。其病理特点是:血浆渗透压保持不变。

(一)发生原因

等渗性脱水是一些疾病过程中大量等渗性体液丧失引起的,多见于急性肠炎、剧烈而持续性的腹痛及大面积烧伤等过程中。如急性肠炎时,由于肠液分泌增多,吸收障碍和严重的腹泻;剧烈而持续性腹痛(肠变位、肠扭转等)时,因大量出汗,肠液分泌增多和大量血浆漏入腹腔;大量胸水和腹水形成也导致等渗性体液丢失;大面积烧伤时,大量血浆成分从创面渗出等。上述这些病变,均可使肌体内的水和盐大量丧失,从而引起等渗性脱水。由于消化液和汗液偏于低渗,所以此型脱水时,水的丢失略多些。此外,中暑、过劳等情况下由于动物大量出汗,故亦导致等渗性脱水。

(二)病理过程

病初,由于体内的水分和钠盐同时丧失,所以血浆渗透压一般保持不变。细胞外液大量丢失造成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机体分别通过容量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加强,导致ADH和醛固酮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水、钠随之增多,以补偿血容量,患畜表现尿量减少,尿相对密度降低。经此调节反应,机体有效循环血量有所恢复,功能代谢状况可逐渐好转。如果脱水持续加重,代偿失调,最终也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等渗性脱水初期如果处理不及时,患畜可通过皮肤出汗和呼吸蒸发继续丧失水分,从而转变为失水大于失钠的高渗性脱水,机体出现与高渗性脱水相似的变化。

如果对等渗性脱水的患畜治疗不适当,大量补水或输注葡萄糖溶液,则可由等渗性脱水转变为低渗性脱水,甚至发生水中毒(图3.6)。

图3.6 等渗性脱水发展过程及对机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