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循环障碍

四、脑脊液循环障碍

(一)脑水肿

组织间液在实质内过多蓄积而使脑组织体积肿大,称为脑水肿。根据其发生原因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1.血管源性脑水肿 血管源性脑水肿是由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所致。可见于细菌内毒素血症、弥漫性病毒性脑炎、金属毒物(铅、汞、锡和铋)中毒以及内源性中毒(如肝病、妊娠中毒、尿毒症)等。另外,任何占位性的病变,如脑内肿瘤、血肿、脓肿、脑包虫等都会压迫静脉而使血液回流障碍,血浆渗出增多,蓄积于脑组织,造成脑水肿。

血源性脑水肿既可以是全脑性的,也可以是局灶性的。一般在白髓更容易发生。这与白髓的结构有关,液体容易在神经纤维间蓄积。在铅中毒时,灰质与白质同样会有水肿液出现。维生素B1缺乏时,在灰质则水肿更明显。

全脑性水肿表现为硬脑膜紧张,脑回扁平,蛛网膜下腔变狭窄或阻塞,色泽苍白。表面湿润,质地较软。切面稍突起,白质变宽,灰质变窄,灰质和白质的界线不清楚,脑室变小或闭塞,小脑因受压迫而变小并出现脑疝。局部性脑水肿可出现中线旁移,胼胝体和脑室受压变形,出现一侧或两侧性脑疝形成。若是静脉受压引起的局部水肿,灰质也有严重的水肿,或有出血,其色泽为粉红色或黄色。镜下可见血管外周间隙和细胞周围增宽、充满液体,组织疏松,水肿区着色浅,有PAS阳性物质,髓鞘肿胀,轴突不规则增粗或呈串珠状变化,有时有血浆蛋白渗出或炎性细胞浸润。

2.细胞毒性脑水肿 细胞毒性脑水肿指水肿液聚集在细胞内。内外源性毒物中毒时,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生成发生障碍,对细胞膜的钠泵供能不足,钠离子在细胞内蓄积而细胞的渗透压升高所致。另外,低渗性水中毒也可产生细胞毒性水肿。眼观变化类似于血源性水肿,但更多见于灰质。

(二)脑积水

组织间液在颅腔内过多聚积,称为脑积水。组织间液聚集于硬脑膜下或蛛网膜下隙时,称为脑外性脑积水;聚积于脑室时,称为脑内性脑积水。

脑积水有先天性的,也有获得性的。先天性脑积水主要见于幼犬、犊牛、马驹和仔猪。获得性脑积水见于多种动物,在脑膜炎、脉络膜炎、室管膜炎、颅内肿瘤、寄生虫性囊肿(棘球蚴、多头蚴)和某些病毒性感染等都可使脑脊髓液发生回流障碍。

轻度脑积水变化不明显。较严重的脑积水时,可见脑室扩张、常呈不对称性,透明膈穿孔或无透明膈。脑组织受压而逐渐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