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编写一本主要面向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酒店收益管理》教材,是一项激动人心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019年9月,在确定出版目标之后,为了完成这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本书编写组的每一位成员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我们通读了包括参考文献所列的著作、文章在内的大量与收益管理或酒店经营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专业报道等,并对其中的一些论著进行了精读和重点研习。我们走访了多家酒店,就酒店收益管理的组织、执行进行了调研和交流。编写组内部也进行了多次交流研讨。全书从初稿到定稿经历的大修小改不计其数。如果说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的诗句来描述写作过程的艰辛有些言过其实,但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这些词还是恰如其分的——编写组的多位成员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满脑子都是“产品”“价值”“定价”“渠道”“收益”“优化”等词语,以至于睡梦中还在与它们纠缠……
我们如此投入,是因为我们希望本书能够符合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接近以下几项标准。
其一,这是一本有理论价值的书。就目前我国所出版的收益管理类的书籍而言,总体上偏向于教人们“如何去做”,而就“为何这样做”的讨论相对欠缺。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努力弥补这一缺憾,不仅介绍酒店收益管理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尽可能地对这些方法背后的原因进行具体阐释。
其二,这是一本便于应用的书。在本书中,收益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融为一体的——在解释“为何这样做”的同时即是在告诉读者要“如何去做”。我们希望本书可以指导读者在具体的商业环境中提出适当的收益管理策略。如果对这些策略背后的理念、逻辑、适用条件、预期效果等烂熟于心,将会对所做出的收益管理决策充满信心。
其三,这是一本明白晓畅的书。从某种程度上讲,酒店收益管理是一门复杂甚至有点艰深的学问,但我们力求避免把它写成一本艰涩难懂的书。我们希望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来阐述酒店收益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示例和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我们知道,做到明白晓畅,或是深入浅出,并不是一个易于达成的目标,但我们的确一直为此而努力。
其四,这是一本引人思考的书。编写组一直持有这样的理念:面对相同的商业环境,不同的收益管理者由于价值观、宏观战略或其他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做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决策。有时,这些具体的收益管理策略的优劣是易于判断的;然而有时,这些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收益管理策略究竟孰优孰劣,人们很难进行评估。比如,被大量酒店奉为圭臬的容量控制方法——超额预订,就遭到了很多酒店人的反对。对于这种带有争议性的收益管理策略,本书在阐释其方法和原理的同时,也分析其局限性。至于在实际操作中,是否采用、如何运用,就留待读者思考、定夺了。另外,本书各章结尾的案例,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因为我们认为,引起思考远比具体答案本身更加重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编写组采用了集中研讨、分头写作的工作方式。即我们通过集中讨论,确定本书的内容框架、编写体例和语言风格,然后按分工安排各自写作。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到第七章由詹丽编写;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以及本章小结、核心术语、思考练习、案例分析等由梁慧、詹丽共同编写,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由梁慧编写,第六节由詹丽编写;第九章由牟晓娟编写。全书由詹丽进行统稿,梁慧、牟晓娟进行协助。具体来说,詹丽和牟晓娟对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的内容进行了交叉审阅和验算,詹丽和梁慧对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进行了交叉审阅。游帆对各章的案例和一些重要的示例进行了审阅。
可以说,尽管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120%的努力,但由于时间、精力、水平所限,书中定然存在不少错漏之处,我们诚恳地期待您批评指正。381464591@qq.com是本书主编詹丽的邮箱,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您给该邮箱写信,编写组非常愿意采纳任何有益的建议并同您进一步交流。
最后,我们要向收益管理尤其是酒店收益管理领域的前贤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和敬意,正是你们的努力使得本书的编写得到理论或实践上的借鉴;感谢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夏保国副教授、康芬副教授、朱伟老师和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阚如良教授、郑宇飞副教授、周宜君副教授、胡春梅副教授等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所给予的关心和指导;同时,我们要特别感谢华住、开元、东呈国际等国内知名酒店企业在调研过程中所提供的大力支持;我们还要感谢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教务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詹 丽
2022年4月17日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