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定价的过程
如图5-1所示,动态定价的过程包括如下4个环节。
图5-1 动态定价的过程
第一,建立客房价格体系,为动态定价提供基础。为酒店每一类房型确定最优可用房价,进而确定面对不同细分市场的价格,构建各类房型的价格体系表。在构建各类房型的价格体系表时,既要考虑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客房之间的价格梯度,又要考虑同一类型和等级的客房在不同公开渠道上的价格一致性,还要使不同细分市场或不同分销渠道之间保持适度的价格差异。可以说,客房价格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充满挑性工作,也是客房动态定价的重要基础。
第二,设立阈值点,建立依据预测需求量开放、关闭价格等级的条件。如表5-10所示,A酒店依据之前所建立的静态价格体系表,结合所建立的各价格等级的开放、关闭条件,建立了标准大床房散客动态定价体系表。综合表5-10和之前的表5-6可知,标准大床房在淡季(2月)的基准房价BAR为640元/间天、71%~80%出租率区间对应的价格为BAR13。当预测出租率低于或高于该区间时,酒店会相应地降低或提高基准房价。而散客市场的其他价格(最优价、热销价、白金卡会议价、金卡会员价、银卡会员价等)则随着基准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其他的经营时段(次淡季、平季、次旺季、旺季),当预测出租率位于不同区间时,标准大床房的最优可用房价也分别对应一个不同的基准值,而散客市场的其他价格依然随着基准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表5-10 A酒店标准大床房散客动态定价体系表 单位:元/间天
B酒店的做法类似A酒店,所不同的是:B酒店在确定开放某个具体的基准价格时,无须考虑淡旺季,只需依据预测出租率所处的区间来确定(见表5-11)。
表5-11 B酒店动态价格体系表——高级双床房
续表
备注:①以上价格包含税金和服务费,不含早餐。
②加床另收取100元。
③免费房需总经理签字同意。
第三,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定价进行监测,建立动态定价日历。如前所述,预测需求量(出租率)是确定开放某一基准价格的重要依据。酒店在进行动态定价时,需要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长达一年)每日的客房需求量进行预测,给出每日预测出租率数据。在一些酒店,不仅会预测每日的整体出租率,甚至会对各具体房型(尤其是数量较大的基础房型)的出租率进行预测,以便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动态价格。除了预测出租率,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往往也是动态定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取得竞争对手的价格信息后,选择高于、低于或是与竞争对手持平的动态价格,则由酒店经营者综合考虑预测需求量、竞争战略等因素之后来决定。
图5-2是某酒店的收益管理人员依据预测出租率制作的动态定价日历——用深浅不同的背景颜色来区分预测出租率和对应的基准价格——背景颜色越深,预测出租率越高,对应的基准价格也越高,这样,酒店经营者可以直观地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市场需求和客房定价。当然,如果酒店应用了收益管理系统,则无须由收益管理者来制作动态定价日历了——直接到系统中去调阅就可以了,那往往比手工制作的动态定价日历更加清晰、美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收益管理者节约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思考上。
第四,动态定价日历制定后,还应对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等进行持续的跟踪监测,对之前制定的价格进行适时的调整、修订。
图5-2 某酒店的动态定价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