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收益管理系统的发展
作为全球酒店业收益管理的先行者,万豪酒店集团开发了世界上最早的酒店收益管理系统——从1972年第一个大型TPF主机中央预订系统MARSHA(Marriott Automated Reservation System for Hotel Accommodations),20世纪90年代的DFS(Demand Forecasting System,提供给中高档、奢华市场的全服务酒店)和RMS(Revenue Management System,提供给经济型、有限服务的酒店),再到2002—2003年的One Yield收益管理系统。
2004—2005年,One Yield取代了原有的DFS和RMS,在万豪酒店集团旗下46个品牌上线使用。2019年,并购喜达屋集团后成为全球第一大酒店集团的万豪酒店集团,完成了对旗下约6700家酒店的所有酒店与管理系统的整合,包括原喜达屋集团旗下的酒店及其投资开发并于2015年上线的收益管理系统ROS(Revenue Optimization System)。此举使万豪酒店集团的系统工具得到统一和规范,使用、管理、迭代和维护等都更加方便和高效。
随着酒店业对收益管理系统的需求,第三方收益管理系统也相继兴起。一些系统供应商,如IDeaS、EasyRMS、RateManager、Revenue Plus等,依托云技术开发的收益管理云系统,无须用户购买服务器,不仅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而且操作更加简单和快捷。近几年,我国本土的收益管理软件,如鸿鹊HiYield RMS等也崭露头角,一些网络代理商也有自身平台研发的收益管理工具,如美团的公明收益板块、携程的收益功能等。
无论是酒店自主研发还是第三方软件,抑或是OTA附加功能服务,收益管理系统都致力于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等,为酒店提供各种数据报表,帮助酒店进行精准预测,为酒店提供收益管理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