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理位置

二、地理位置

基于地理位置差异进行的差别定价通常从两个方面入手:卖方地理位置的差异和买方地理位置的不同。相同品牌、相同规格的罐装饮料,在机场、风景名胜区内的售价往往高于其在社区商店或超市中的价格;而某一质量等级的客房,在一、二线城市的售价也往往高于三、四线城市相同等级客房的价格。当然,后者的价格差别,可以当作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差别定价,也可以被认为是产品本身的差异引起的,因为就酒店产品而言,地理位置本身就是质量的一部分。因此,基于地理位置差异的客房产品差别定价,主要从第二个方面——买方地理位置的差异来考察。

以酒店顾客地理位置差异来进行差别定价的典型例子是滑雪度假村的季票(Hayes和Miller,2010)。这种季票一次性支付费用,不限次数使用。与购买日票的成本相比,季票非常省钱。通常情况下,每年夏末到滑雪季开始之前售票,要求使用者当面购买,一人限购一张,限本人使用。显然,季票的目标顾客是本地居民,而且,这一针对本地居民的差别价格策略设计得十分巧妙,至少有三大好处。

第一,滑雪季到来之前当面购买的限制,使得季票的买家几乎只可能是本地人。对于外地人来说,购票本身所需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太高了。本地人不仅拥有购买季票的地利之便,而且他们本身也不大可能在旺季支付全价来购买滑雪产品。因此,这一购票政策不需要以明示的方式限制买家的身份,就排除了外地客人购买季票的可能性。

第二,持有季票的本地买家会倾向于避开滑雪高峰时段,在淡季使用不限次数的滑雪机会。作为本地人,他们能够容易地观察到滑雪场的平旺变化,从容地选择在淡季进入滑雪场。这样一来,宝贵的旺季容量留给了愿意支付全价的外地客人,使得滑雪场有机会在旺季取得更高的收入和利润。

第三,由于季票是不限次数使用的,季票的持有人总是倾向于在淡季多次使用它。虽然这并不能给滑雪度假村带来额外的门票或住宿收入,但是这些本地客人的到来,还是会使滑雪度假村增加一些收入——可能来自食品、饮料的消费,或是滑雪装备的租赁、购买,或是滑雪教练费用等。这样一来,这些原本被全价排除在外的本地客人,通过高频消费为滑雪度假村贡献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综上,这一定价策略,将不愿意支付全价的本地买家和外地客人区分开来,并且将旺季容量尽可能多地分配给愿意支付全价的外地买家,而本地客人因为在淡季的高频消费也为滑雪度假村贡献了可观的收益。

类似地,一些城市的商务型酒店在周末推出钟点房、周末特价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吸引本地客人,以增加低需求时段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