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管理的五要素
根据上述收益管理的定义可知,企业实现收入最大化的过程在于对五大要素的把握,即时间、产品、价格、渠道和顾客(见表1-3)。
表1-3 收益管理的五要素
(一)合适的时间
所谓“合适的时间”,就是要把握产品销售的最佳时机。就酒店业而言,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客房及相关产品的销售按照“先到先得”的规则依次进行。而收益管理则打破了这一因循已久的惯例,通过对客房销售时机的选择来提升酒店收益。例如,对于旺季或节假日期间的客房,可以提前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售出,也可以“捂房”不售,等到前一周时再高价售出。究竟有多少间客房提早出售,多少间客房“捂房”不售,则需要根据需求预测来确定。
(二)合适的产品
所谓“合适的产品”,通常是指能够满足各类潜在顾客需求的差异化的系列产品。就酒店企业而言,其产品即可供出租的客房、餐饮、会议、康乐等设施及相关服务。一般而言,酒店客房在其收入和利润来源中比重最大。因此,酒店收益管理的重点是客房产品的收益优化。对于大多数酒店而言,往往会设计不同类型的房间,如标准间、大床房、套房等;同一类型的房间,也会因面积大小、设施豪华程度差异等设置不同的等级,如普通标间、豪华标间、商务标间等,甚至同一等级的同类型客房,也会因为朝向、位置的差异,带给顾客不一样的入住体验。这些差异的存在可以满足不同喜好、不同消费层次的顾客需求,又为酒店经营者通过差别定价来提升收入创造了条件。
(三)合适的价格
所谓“合适的价格”,包括静态的价格体系和动态的价格调整(党印,2020)。静态的价格体系,就是要为酒店的每一项具体的客房产品(如商务大床房),在特定时段,针对特定市场、特定渠道制定差异化的价格。而动态的价格调整,则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部分或全部产品的售价进行调整,以期实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
(四)合适的渠道
所谓“合适的渠道”,就是要在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中选择并确定最优的渠道组合,以便尽可能地以更高的净价(指扣除渠道成本后的价格)销售更多的产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酒店的销售渠道中,除了前台直订、电话预订、酒店销售部、旅行社及会议公司代销等传统渠道外,酒店(或酒店集团)官网、在线旅行社、电子邮件、微信、微博、应用小程序等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渠道面对的客户群体有所不同,运作机制存在差别,维护成本也有很大差异。而且,酒店对不同渠道的控制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在多样化的渠道中确定最优组合和各条渠道的销售比例,对酒店收益提升而言至关重要。
(五)合适的顾客
所谓“合适的顾客”,就是要在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的基础上,确定不同条件下酒店各类产品的最佳销售对象。一般而言,酒店的客户可以分为团队和散客两大类。散客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休闲度假散客和公务商务散客。不同的细分市场,在消费偏好、预订模式、支付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利用这些差异,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产品,以其能接受的最大价格,通过最有效的渠道组合销售出去,使各类顾客的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满足,并使酒店实现最大化的收入正是酒店收益管理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