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住宿天数控制
住宿天数控制(Duration Control),又可称之为“停留时间管理”(Length of Stay Management),是通过对某类客房的价格和顾客住宿天数进行有效组合,从而提高酒店客房收益的库存管理方法。住宿天数控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最低住宿天数限制(Minimum Length of Stay Restriction)和最长住宿天数限制(Maximum Length of Stay Restriction)。
(一)最低住宿天数限制
最低住宿天数限制,是指针对特定日期的预订,酒店只接受住宿天数达到最低天数要求的预订。显然,酒店通过设置特定日期的最低住宿天数限制,其目的是通过提高客房销量来提升收益。适用于设置最低住宿天数限制的情况有如下两种。
一种是当客房需求处于低谷或“肩膀”位置时,酒店推出连住特价房以提高入住率。例如,商务型酒店在周末推出连住优惠,以吸引休闲度假客人来提升周五、周六的出租率。
设置最低住宿天数限制的另一种情形是需求处于高峰的时候。例如,某酒店有客房300间,下周每一天的可售客房数如表5-13所示。
表5-13 某酒店可售客房数 单位:间
收益管理团队经过分析后预测,除周四外,下周每天的需求都将超过供给。于是,决定对周三和周五入住的客人设置住宿天数限制,要求至少住两天,并且其中包括周四。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周三、周五的房间被只住一晚的客人订走,而使那些想要在周三、周四或周四、周五连住的客人订不到房而影响周四的出租率。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之所以能够运用最低住宿天数限制来提升整体收益,是因为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上存在足够的、包括周四那天的连住需求。否则,酒店不仅不能提升周四的出租率,甚至有可能使周三、周五的销量也受到影响。在旺季,将客房更多地出租给有连住需求的客人,不仅能增加客房销售收入,而且也能节省经营成本。因为多一些住宿时间长的客人,减少了入住登记和离店结账的工作量,客房清扫、易耗品补充、布草更换洗涤等相关费用也会随之减少。
(二)最长住宿天数限制
与最低住宿天数限制相反,针对特定日期的预订,最长住宿天数限制要求酒店只接受住宿天数低于最高天数要求的预订。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这种容量控制策略呢?
一种情况是节事前后。例如,下个月的13—16日将在本市举办一场大型会展。据往年的经验可知,12—15日这4天的客房需求将极其旺盛。此时,一些酒店会对12日之前的预订设置最高入住天数限制:10日入住的预订,最多允许住宿2晚;11日入住的预订最多住宿1晚,即12日之前的入住在12日中午必须退房,除非连住到16日退房。酒店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部分客人占用了会展前半段的库存,使得那些需要在会展期间连住的客人得不到住房。如果酒店客房在会展前半段的库存用尽,后半段富余的库存则有可能被闲置虚耗。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酒店将面临很大的收益损失,毕竟会展期间客房的售价通常是很高的。
设置最长住宿天数限制的另一种情况,是为了避免一些以低价预订的客人住宿时间过长,占用了原本可以高价出售给其他市场的库存。例如,一些酒店为了提高淡季的业务量和收入,会推出一些抵用券或折扣券。为了避免客人在旺季或一周中的高峰日使用赠券,酒店会在赠券上注明适用的时间段和最长住宿天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