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宋代譜録著述的歷史變遷

論宋代譜録著述的歷史變遷

董岑仕

譜録是依照事物類别或系統編排記録而成的書籍。作者通過彙編與被譜之物相關的知識與訊息,編纂譜録。譜録作爲一種撰述形式,主要記録事物的品類、性質、産地、歷史源流,有的還記載事物的製作和生産的過程,或攢聚相關的軼事典故與詩賦文章,間附插圖。

在宋代以前,譜録著述零星出現,不成氣候,至宋代,譜録的寫作逐漸勃興,並帶動了目録學上的變化——尤袤的《遂初堂書目》第一次於目録學上設立“譜録”一類,著録了六十四部書籍,“於是别類殊名,咸歸統攝”,目録學上“譜録”一類的設立,是宋代譜録撰作新風的反映。然而,對於宋代譜録著述的研究,目前學界的討論較少,往往僅在文獻的總體介紹上有所討論,或從譜録所涉對象的專門學科出發作研究時有所涉獵。本文擬就宋代譜録著述的歷史變遷這一問題,做一全面的梳理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