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豐七年甲子(1084)

宋神宗元豐七年甲子(1084)

吕本中生。

吕本中,初名大中,字居仁,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上卷七《吕本中》(以下簡稱《言行録》)。後改名本中,字居仁,别無異説。自號密庵居士,見《東萊先生詩集》(以下簡稱《詩集》)卷二《浹上座求枯木庵詩戲成兩絶贈之》《次韻張生》等,又因多病,故自稱“病夫”(《詩集》中屢見)。排行第十一,見周必大《跋吕居仁帖》、季隨《陵陽室中語》。因嘗官中書舍人,故又稱吕紫微。學者以吕氏郡望稱東萊先生。

曾祖吕公著。

吕公著(1018—1089),字晦叔,慶曆二年(1042)進士。神宗時累官同知樞密院事。元祐元年(1086)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與司馬光共爲宰相;三年,加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卒,贈申國公。

祖吕希哲。

吕希哲(1039—1116),字元明,吕公著長子。少學於焦千之、胡瑗等,與張載、二程等游,爲北宋末理學家。以薦爲崇政殿説書,擢右司諫,封滎陽公。坐元祐黨籍。起知單州、曹州,奪職知相州、邢州。《宋史》有傳。其生卒年未見載籍,但可考。按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二六《薦講讀官劄子》曰:“吕希哲是司空公著之子,公著嘗言此子不欺闇室。其人經術履行,識者皆謂可備勸講,今已五十四歲。但希哲是臣婦兄,故臣久不敢稱薦,今將去朝廷,竊謂言之可以無嫌。”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七二,范祖禹上此奏章在元祐七年(1092)四月。以元祐七年五十四歲推之,希哲當生於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據《東都事略》卷八八《吕希哲傳》:“(希哲)卒,年七十八。”以寶元二年生、享年七十八上推,則當卒於徽宗政和六年(1116)。

父吕好問、母王氏。

吕好問(1064—1131),字舜徒,以蔭補官。崇寧初以元祐黨子弟坐廢。欽宗即位,爲御史中丞,彈劾蔡京黨。靖康二年(1127),金人立張邦昌爲帝,攝門下省,暗通康王趙構。康王即位(宋高宗),守尚書右丞,封東萊郡侯。紹興初卒於桂州(今廣西桂林市)。母王氏。宋無名氏撰《氏族大全》卷一四:“吕希哲子好問娶王僖女,乃沂公(王曾)曾孫女也。少有淑質,事舅姑盡禮。”

有弟四人,妹一人。

《宋史·吕好問傳》:“子本中、揆中、弸中、用中、忱中。”吕祖謙《家傳》:“(吕好問)女一人,適右朝奉郎蔡興宗。”蔡興宗乃吕好問外甥,爲姑舅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