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建炎二年戊申(1128)

宋高宗建炎二年戊申(1128)

吕本中四十五歲。春夏在宣城。

正月十日,作《昭亭廣教寺》詩。

《詩集》卷一一。據《詩集》卷一七《追記昔年正月十日宣城出城至廣教》詩,前詩當作於是時。

作《寒食》五首。

《外集》卷三。寒食,節令名,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祭奠亡故親友。詩有“三年羈旅逢寒食”句。由靖康初汴京城破至此,已三個年頭。

夏,作《景德北窗》等詩。

《詩集》卷一一。又《昨日之熱一首贈趙彦强》《又贈》等詩,作時大略接近。

父吕好問請祠。

《家傳》:“明年(建炎二年),三拜疏請祠,詔提舉臨安府洞霄宫。”

作《宣州新學序》。

嘉慶《寧國府志》卷二一。略曰:“宣州之學廢久不治,前所居者湫隘庳下,在州治之南。兵火搶攘之際,而學者講誦不輟,固已勤矣,則又求其故學之基而改治之。至建炎三年某月某日學始成,其勤若此。前滄州州學教授、宣人李宏也,叙學者之意而求記於東萊吕本中。”按:建炎三年吕本中一行早已在南行途中,蓋離宣州時新學雖“始成”,但並未竣工,疑此句預留空闕,“三年”乃上石時所補,文實作於建炎二年也。

作《送宋仲安往虔州》詩。

《詩集》卷一二。稍後又作《與仲安别後奉寄》。宋仲安,詩人,生平不詳。詩曰:“唯有野外籬邊之黄菊,年年歲歲見花開。君如此菊不我厭,處處相逢同酒杯。三年喪亂那可説,君頭已白我齒缺。”當在是年秋。

侍父攜家避地南行。

吕好問請祠獲準時間不詳。本中是否與父同行,文獻無考,理當然耳。一行由宣城出發,經涇縣、休寧、黟縣、浮梁、祁門等地,到達洪州,一路有紀行詩,載《詩集》卷一一、卷一二。其《題涇縣水西》詩稱時值“窮秋”;又《水西與李彦恢》詩謂“亂山深處過重陽”,知離開宣城當在八月間。《家傳》曰:“虜騎比歲大入,江湖間群盗蠭起。公(吕好問)避地,轉徙於筠、於連、於郴、於全、於桂,靡有定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