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揮麈録》的手抄和印刷出版
正如我們所見,王明清的筆記以手抄本或印本形態最初在密友和熟人的小型網絡中流通。筆記作品是在一個更大的線人網絡基礎上被建構起來的,並且表達了作者富有修養的、人脈豐富的士人身份。在他文中,我分析了《揮麈録》社交網絡的結構,並以圖表方式標出了書中引用的三百多位作者和參與談話者的社會背景和地域分布。
下面,我將聚焦另一組線人——藏書家。通過檢視這一群體,並將該群體在12世紀筆記作品中的出現置於收藏性質和收藏模式發生變革的語境之中,我們能够看到士人如何使用筆記作爲出版自己或同儕藏品的手段。讀者出版所起到的更大的作用反映了文學體裁的變化,這一變化是由該體裁在士人群體中更爲廣泛的普及引發的,士人也借由這些體裁表達、評估社會及文化資本。在此,手抄本和印刷媒介又一次相伴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