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1117)
謝薖卒(1074—1117?)。
吕本中三十四歲。
作《次韻答曹州同官兼簡范寥信中》。
《詩集》卷八。同官,指曹州州學教授張擴等。范寥,字信中,范鎮族子。按:是詩當是曹州同官張擴等先有詩送行,吕本中作次韻詩爲謝,張擴再次韻爲答,本中亦再次韻作此詩。張擴原作今存,題《得海陵掾吕居仁書》(載《東窗集》卷四),詩曰:“故人温飽竟何如,忽寄郵筒滿紙書。頗愧中年猶吏隱,相望千里未情疏。官曹清簡庭無訟,淮海豐穰食有魚。見説參禪新了了,幾時爲我痛爬梳。”據詩意,吕本中離濟陰後,得授海陵掾,是時尚未赴任。海陵,今江蘇泰州。
四月,作《將赴海陵出京沿汴覓舟候送客不至遂行》詩。
《詩集》卷八。詩有自注曰:“四月二十二日出城至子我(江端友)家,候子之(江端本)、民師(李畯)不至,因簡商丈、壯輿(劉仲羲)、夷行(疑爲秦夷行)、伯野、季一(晁貫之)、由中諸公。”其中商丈、伯野二人不詳,由中似爲本中族兄弟。
又作《京師新鄭與諸晁兄弟往還前後數詩》。
《詩集》卷八。按:詩凡五首,非一時之作。其第一首曰:“夜雨不嫌久,凛然天欲秋。”從前詩知吕本中四月下旬即覓船欲往海陵赴任,然至“天欲秋”(接近七月)尚未出發。第五首曰:“苦語相留極,虚床會宿頻。”延宕數月方出發,蓋因朋友“苦語相留”之故。
又作《本中將爲海陵之行念當復與子之作别意殊憒憒偶得兩詩上呈並告送壯輿叔用也》詩。
《詩集》卷八。按:子之、壯輿、叔用,即江端本、劉羲仲、晁沖之。是詩當作於即將赴海陵前不久。
七月,作《赴海陵行次寶應》。
《詩集》卷八。寶應,縣名,今屬江蘇揚州市。
八月,到海陵獄掾任。
次年(宣和二年)七、八月間作《雜詩三首》(《詩集》卷九),其一述及海陵上任時間,曰:“烹葵去王畿,剥棗在海角。”按《詩經·豳風·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棗。”此以“烹葵”代指七月,“剥棗”代指八月。謂七月離開京師,八月到達海陵,接獄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