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宣和二年庚子(1120)

宋徽宗宣和二年庚子(1120)

《宋史·徽宗紀》四:宣和二年十月,建德軍清溪妖賊方臘反,命譚稹討之。十二月,以童貫爲江、淮、荆、浙宣撫使,討方臘。方臘陷建德,又陷歙州,東南將郭師中戰死;陷杭州,知州趙震遁,廉訪使者趙約詬賊死。宣和三年春正月,方臘陷婺州,又陷衢州,守臣彭汝方死之。二月庚午,趙震坐棄杭州,貶吉陽軍。甲戌,降詔招撫方臘。是月,方臘陷處州。夏四月甲戌,清溪令陳光以盗發縣内棄城,伏誅。庚寅,忠州防禦使辛興宗擒方臘於清溪。方臘史事,詳參宋王彌大編《青溪弄兵録》。

吕本中三十七歲。

作《寄馬巨濟察院時監泰州酒得宫祠歸南京》詩。

《詩集》卷九。詩略曰:“新春款南園,積雨寒不歇。……聞公得安還,未放車軌折。”當作於新年後不久。按:馬巨濟,即馬涓,字巨濟,入元祐黨籍,貶官監泰州酒税。事迹已見政和三年。

作《西歸舟中懷通泰諸君》詩。丁母憂。

吕本中丁母憂,文獻未記年代。《言行録》將其列於“爲泰州士曹”之後。《詩集》卷九將《西歸》詩排於賀王俊父登科之後,則當在是年三月後不久。吕本中爲長子,定然去官守制。按本書卷一〇《聞南寇已平歡快之甚作詩五十韻》詩,述方臘起兵至失敗事,中有“予方在衰杖,意不保頭顱”兩句。衰杖,衰,粗麻布製作之喪服。杖,指孝杖,俗稱哭喪棒,表示悲痛難支。《禮禮·曾子問》:“子踊,房中亦踊,三者三,襲衰杖。”鄭玄注:“踊,襲衰杖,成子禮也。”孔穎達《正義》:“‘子踊房中亦踊’者,以上文子不踊,房中亦不踊,至此乃踊,故‘子踊,房中亦踊’,明祝、宰、宗人、衆主人及卿大夫、士反位,亦皆踊也。當子踊之時亦袒也,故下注‘踊襲衰杖,成子禮也’。”則所謂“西歸”,蓋其母當時已病危,隨即逝世,遂在家居喪。綜觀之,其母約卒於是年春夏。

八月,作《雜詩三首》。

《詩集》卷九。《雜詩三首》其一:“烹葵去王畿,剥棗在海角。歲序忽已周,月亦頻告朔。”“烹葵”兩句,分别指政和七年七月、八月(已見前引),“忽已周”,謂已周年,則是詩當作於宣和二年七、八月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