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1121)

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1121)

吕本中三十八歲,居喪。住韓城(今河南禹州)。

春節後不久,作《歸自成園》詩。

《詩集》卷一〇。曰:“新春今幾時,忽有簷外朵。”

作《宿潁昌范氏水閣》詩。

《詩集》卷一〇。潁昌,今河南許昌。范氏,疑爲范純禮後人。《童蒙訓》卷上:“韓公持國維閑居潁昌,伊川先生(程頤)常自洛中往訪之,時右丞彝叟純禮亦居潁昌。持國嘗戲作詩示二公:‘閉門讀《易》程夫子,清坐焚香范使君。顧我未能忘世味,緑尊紅芰對西曛。’”純禮乃仲淹第三子,爲本中前輩,嘗入元祐黨籍,卒於崇寧五年(1106)。則詩中所言“主人”,當爲純禮子范正國。是詩蘇過有次韻和作,見今本《斜川集》卷二,題《和吕居仁宿盤溪》,有“一醉盤溪堂,自取君詩讀”句,知所謂水閣,蓋即盤溪堂。

夏,與蘇過等同遊嵩山,作《將遊嵩少題石淙》《登太室絶頂》等詩。

《詩集》卷一〇。又《外集》卷三《宿嵩前》《客説嵩頂松實甚佳》二首,當爲同時之作。吕本中等遊嵩山,當與宿范氏水閣爲同一遊程,蓋一行共六人先到潁昌,然後再前往嵩山。今傳從《永樂大典》輯出之蘇過《斜川集》,卷二有《和吕居仁宿盤溪》(即和吕詩《宿潁昌范氏水閣》),其下緊接遊嵩山所作五首,當仍宋本編排次第,表明爲同一組詩。此遊時間,《詩集》編次在本年,蓋即將除服入官,借此閑暇遊山,可從。又吕本中《宿嵩前》詩有“火雲如鵬騫”句,考杜甫《三川觀水漲二十韻》曰:“火雲無時出,飛電常在目。”趙彦材注:“夏雲謂之火雲。”則此遊當在是年夏。

八月,作《聞南寇已平歡快之甚作詩五十韻》。

按詩言“今日祅氛滌,新秋暑氣蘇。如聞舊巢覆,盡伏逆臣誅”、“桀惡先函首,渠魁已獻俘”,考《宋史·徽宗紀》四曰:宣和三年秋七月戊子,“童貫等俘方臘以獻”,八月丙辰,“方臘伏誅”,詩當作於是時。

約夏秋之際,吕本中已除服,任大名府帥司幹官,作《題大名官舍》詩。

《詩集》卷九。有句曰:“宿昔尚殘暑,晚風吹欲無。”按《言行録》:“丁母憂,吉,除大名路撫幹。”知其官大名在丁母憂除服之後。按宋人居喪,二十五月而除(《宋史·禮志》二十八《凶禮》四《服紀》)。其母約卒於宣和二年春夏,則除服當在宣和四年(1122)初。大名,即大名府,仁宗慶曆二年(1042)升北京,地在今河北大名縣。《宋史·吕本中傳》:元符中,爲“泰州士曹掾,辟大名府帥司幹官”。“元符中”誤。撫幹、帥司幹官,同,即宣撫司幹辦公事。

是年除夕日,作《除日》詩。

《詩集》卷一〇。詩略曰:“我食已併日,子來能隔年。……相陪得清坐,不敢歎無氈。”言其生活極窮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