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紹興七年丁巳(1137)
《宋史·高宗紀》五:“(紹興)七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在平江,下詔移蹕建康(今江蘇南京)。”三月辛未,“帝至建康”。趙鼎再相,拜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吕本中五十四歲。
正月,作《送徐林稚山赴江西漕》詩。
《詩集》卷一六。《建炎要録》卷一〇八:紹興七年春正月,“尚書右司員外郎徐林直顯謨閣、充江南西路轉運副使”。所謂赴“江西漕”指此。
二月,作《送范師厚宣諭四川》詩。
《詩集》卷一五。《建炎要録》卷一〇七:紹興六年十二月,“命右司員外郎范直方宣諭川陜諸州,及撫問吴玠一行将士。三省言:‘頃遣宣諭五使,川陜獨不及,故命范直方往勞軍,且察官吏能否。’上召見,賜御寶、手曆而遣之”。同上卷一〇九:紹興七年二月甲辰,“右司員外郎、川陜宣諭范直方乞金字牌旂榜二副,所過緩急招收盗賊。許之。因命范直方與都轉運使李迨措置市馬赴行在。尋賜直方三品服遣行”。按:范直方,字師厚,范純仁孫,已見上年所作《晉康逢師厚》詩。
四月,吕本中抵建康謁見高宗,授官,引疾求去,得祠禄。
《建炎要録》卷一一〇:紹興七年夏四月,“起居舍人吕本中直龍圖閣、知台州。本中引疾求去,疏再上,乃命出守。本中辭,乃以本中主管江州太平觀”。
離建康,作《將發金陵奉懷張彦實》《初離建康》詩。
《詩集》卷一六。前詩有“文章晚未用,歲月事多違”、“不應蘧伯玉,獨悟昔年非”句。
離建康後,寓居會稽,作《寓會稽禹迹寺》等詩。
《詩集》卷一六。《會稽初秋四首》《錢遜叔侍郎奉京師舊墳改葬天柱謹成挽詩一首》等,蓋皆作於禹迹寺,時間相去不遠。按:禹迹寺,在今浙江紹興城内,與沈園相鄰,始建於晉代。
作《重陽日西興臨安親舊》詩。
《詩集》卷一六。按:西興,鎮名,原屬蕭山縣,今爲杭州濱江區。
冬十月,作《送胡明仲知永州》詩。
《詩集》卷一六。《建炎要録》卷一一五:紹興七年冬十月甲寅,“徽猷閣待制、知嚴州胡寅移知永州”。
閏十月,授吕本中試太常少卿。
上年七月授本中守起居舍人,八月授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皆未到官。《建炎要録》卷一一六:紹興七年閏十月,“直龍圖閣、主管台州崇道觀吕本中試太常少卿”。按:本年四月,本中辭知台州,乃“以本中主管江州太平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