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崇寧二年癸未(1103)
徐自明《宰輔編年録》卷一一:“正月丁亥,蔡京左僕射。”又《宋史》卷一九《徽宗紀》一:“丁未,以蔡京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續資治通鑑長編拾遺》卷二一:三月,詔:“應元祐及元符之末,黨人親子弟不論有官無官,並令在外居住,不得擅到闕下。”四月丁巳,“詔焚毁蘇軾《東坡集》并《後集》印板”。乙亥,“詔《三蘇集》及蘇門學士黄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及馬涓文集、范祖禹《唐鑑》、范鎮《東齋紀事》、劉攽《詩話》、僧文瑩《湘山野録》等印板,悉行焚毁”。戊寅,臣僚上言:“謹按通直郎致仕程頤學術頗僻,素行譎怪,專以詭異聾瞽愚俗。頃在元祐中,因姦黨薦引,朝廷遂命以官,勸講經筵,則進迂濶不經之論,有輕視人主之意;議法太學,則專用私見以變亂神考成憲爲事。詔程頤追毁出身以來文字,除名。其入山所著書,令本路監司常切察覺。”九月壬午,“詔宗室不得與元祐姦黨人子孫及有服親爲婚姻”。辛丑,臣僚上言:“欲乞特降睿旨,具列姦黨,以御書刻石端禮門姓名下。外路州軍於監司長吏廳立石刊記,以示萬世。”從之。其名單中,吕氏家族有吕公著、吕希純、吕希哲等。
吕本中二十歲,居宿州。
按:宿州,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埇橋區。
與汪革、饒節、黎確等會課。
《師友雜志》:“崇寧初,予家宿州,汪信民爲州教授,黎確介然初登科,依妻家孫氏居。饒德操亦客孫氏,每從予家游。三人者與予及亡弟揆中由義會課,每旬作雜文一篇,四六表啟一篇,古律詩一篇。旬中會課,不如期者罰錢二百。”按:吕希哲入黨籍在崇寧元年九月,此所謂“崇寧初”,當在崇寧二年,是年爲貢舉年,故黎確“初登科”。所述汪革,字信民,臨川(今江西撫州)人,紹聖四年(1097)進士,三爲州學教授,卒,年四十。饒節,字德操,亦臨川人,與曾布政見不合,遂落髮爲僧,法名如璧,自號倚松道人。黎確,字介然,邵武(今屬福建)人,紹興初官至吏部侍郎。
作《符離諸賢詩》盛贊饒節等三人之賢。
《詩集》卷一。詩略曰:“德操青雲器,議論輩前哲。外貌發英華,中心瑩冰雪。介然特立士,勁氣剛于鐵。攘臂辯是非,孰能逃區别。信民粹而和,名利誠難悦。汩没稠人中,獨抱雲松節。偉哉二三子,實乃邦家傑。”據《師友雜志》,是詩亦作於崇寧初(見下引),具體時間不詳,姑繫於是年。其中汪、饒後爲吕本中重要詩友,併名入所作《江西宗派圖》。唯黎確晚節不保,曾受張邦昌僞命,被奪職罷歸。
作詩深得徐俯稱賞。
《師友雜志》:“徐師川(俯),少豪逸出衆,江西諸人皆從服焉。崇寧初,見予所作詩,大相稱賞,以爲盡出江西諸人右也。其樂善過實如此。”按:徐俯,黄庭堅外甥。
與謝逸定交。
《師友雜志》:“謝無逸因汪信民獻書滎陽公,致師事之禮,且與予父子交。”按:謝逸(1068—1112),字無逸,臨川人。兩舉進士不第,遂絶意仕進,以布衣終其身。謝逸與弟謝薖,後爲吕本中重要詩友,併名入《江西宗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