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重和二年(宣和)元年己亥(1119)

宋徽宗重和二年(宣和)元年己亥(1119)

據《宋史·徽宗紀》三,政和八年十一月己酉朔,改元重和,爲重和元年;次年二月庚辰,改元宣和(重和實止三個月),爲宣和元年。

吕本中三十六歲。在海陵。

作《己亥上元數同晁季一叔用清坐不出》詩。

《詩集》卷六。己亥上元,爲重和元年正月十六日。

三月,王俊父擢上舍第一,作詩爲賀。

《詩集》卷九。詩題爲《次韻季叔友賀堯明登第叔友丹陽人也本中得其人之詳於王堯明恨未之識也堯明擢第叔友作詩賀之堯明令繼作既喜叔友能不妄許可又嘉堯明進退取舍皆中乎道也三首》。同卷又有《次韻堯明見和因及李蕭遠五詩》,蓋同時之作。按:王俊父,“父”一作“義”,王覿從子,字堯明,泰州如皋(今屬江蘇)人,宣和元年三月太學釋褐,徽宗親擢爲上舍第一。拜國子博士。李叔友,名迥;李蕭遠,名祁,皆王俊父友人。

作《次韻遜叔直閣見寄兼請堯明同和》詩。

《詩集》卷九。按《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一六:“宣和元年九月二十九日,賜中散大夫、知襲慶府(兖州)錢伯言進士出身、直秘閣。”詩題稱“直閣”,又有“忽送長江八月濤”句,則是詩當是爲錢氏赴官兖州送行次韻之作。

作《細雨》詩,懷念亡弟揆中。

《詩集》卷九。詩曰:“細雨不成雪,北風來解紛。冥冥小江樹,漠漠暮空雲。誰惜江東弟,令修地下文。西齊千萬里,遺恨不堪聞。”按:江東弟,指仲弟吕揆中。吕氏乃壽州(今安徽壽縣)人,壽州屬古代江東之地,故稱。修地下文,謂爲地下修文郎。《太平御覽》卷八八三引王隱《晉書·蘇韶傳》,謂“顔淵、卜商今見在爲修文郎”。西齊,齊都臨淄之西,指泰山。張華《博物志》卷一謂泰山“主召人魂魄”。是詩約作於政和末宣和初。前引《師友雜志》述“崇寧初,予家宿州”,汪信民、黎確、饒德操每從予家遊。三人者與予及亡弟揆中會課。此後揆中再未出現在本中詩文中,頗疑即卒於崇寧初會課之後。又《外集》卷三《讀亡弟由義舊詩有感》詩,有“三年暮春日,西郊漫桃李。……坐看玉壺冰,終污青蠅矢。銜憤已成疾,傷讒空忍死”數句,“三年”當指崇寧三年(1104),揆中蓋卒於是年暮春,死因爲不堪忍受黨禍中的污蔑誹謗。崇寧初本中一家貶居宿州(今屬安徽),則上所謂“江東弟”,“江東”即指宿州,蓋揆中死後葬於該地。是詩約作於宣和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