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欽宗靖康元年丙午(1126)

宋欽宗靖康元年丙午(1126)

正月,金兵第一次包圍京師開封。《宋史·欽宗紀》:靖康元年正月壬申,“金人犯京師”。至二月丙午圍解,金人退師。《靖康要録》卷二:二月六日,欽宗爲崇寧以來設“元祐黨籍”、禁“元祐學術”平反,手詔道:“朕以不德,獲奉宗廟,即位累日,大金擁兵,遂抵京城,於四方賢才,未暇遠有號召也。永惟國家大政事,已詔三省、枢密院盡遵復祖宗法,而近世名臣未有褒録,何以示朕意?司馬光、范仲淹可贈太師,張商英可贈太保,應元祐黨籍、元祐學术指揮並不施行。布告天下,咸使聞知。”閏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第二次圍城。

吕本中四十三歲,在京師圍城中。

父吕好問爲左司諫、諫議大夫。擢御史中丞。

《家傳》:“靖康元年正月,敵騎薄都城,乞盟而歸。天子鋭欲更置天下事,寤寐畯良,近臣交口薦公。欽宗雅聞公名,趣召公,驛書道相及,未至,除左司諫、諫議大夫,賜進士出身。間兩月,擢御史中丞。”按:據所述,授吕好問官在金“乞盟而歸”之後,當在是年二月末,擢御史中丞在四月。又《靖康要録》卷一〇: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一日,“吕好問除兵部尚書”。

四月,吕本中爲祖宗舊法詳議司檢討官。

《靖康要録》卷四:靖康元年四月九日,“少宰吴敏奏:‘……伏望明詔宰執置司辟屬,遵上皇詔旨,取祖宗舊法悉加討論,復其宜於今者,以幸天下。’”“奉聖旨依奏,置司討論。既而詔少宰吴敏、太宰徐處仁各薦屬官十員,仍差宰臣充詳議提舉官。徐處仁踏逐到吕本中、范宗尹爲吏房,趙柟、李亘爲户房,劉寧止、張元幹爲兵房,安元、方若爲禮房,莫儔爲刑房,劉彦適爲工房。吴敏踏逐到梅執禮、晁説之爲吏房,張慤、向子諲爲户房,折彦質爲兵房,孫傅爲禮房,胡安國、李樸爲刑房,李彌大、江端友爲工房,于尚書省令廳置司,以侍從官爲參議,餘官爲檢討,分六房,使各討論,限半年結局。奉聖旨依奏。提舉官差李綱、吴敏、徐處仁。”《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五四引《十朝綱要》:“五月十日,罷詳議司。”

遷職方員外郎,以父嫌奉祠。

《宋史·本傳》:“靖康改元,遷職方員外郎,以父嫌奉祠。”按《言行録》稱“靖康間,公(吕本中)與秦檜同爲郎,意懽甚”。所謂“同爲郎”,指同爲職方員外郎,蓋本中請祠不許。

吕氏陽翟舊居被毁,有詩追懷。

《外集》卷三《兵亂後自嬉雜詩》二十九首其十五:“一紀幽棲地,宛然高樹林。”同上其十六:“一廛江上宅,毁撤自群凶。”其二十六:“重到江頭宅,荒殘足歎嗟。……相親爲部曲,弓劍作生涯。”皆哀舊宅被毁事。一紀,約十二年。幽棲,蟄居,隱居。兩句謂昔日房舍已毁,只剩框架,猶如樹林矗立。吕祖謙《家傳》:“(好問)遭内外艱,終制,無復仕進意,客於潁昌之陽翟者又十二年。”好問在陽翟居十二年左右,蓋由其父希哲病重侍疾並過世之時(政和六年)計,到靖康元年正爲“一紀”。

作《京師圍閉之初天氣晴和軍士乘城不以爲難也因四韻》等詩。

《詩集》卷一一。略曰:“賊馬侵城急,官軍報捷頻。民心皆欲鬬,天意已如春。”又作《守城士》《聞軍士求戰甚力作詩勉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