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应有之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其实质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思想理论武器,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理论创新的两大重要成果,在中共党史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围绕从严管党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由此形成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的思想武器和价值归宿。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发展和崛起采取遏制政策,恐怖主义的威胁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前景愈来愈不明晰;而在国内,随着G20峰会在杭州的成功举办,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要标志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领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这些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给我们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和阻碍。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并伴随着错综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思考,特别是对当前一些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客观分析和解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及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判断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发展前景,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合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的迫切需要,是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是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员干部素养、增强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迫切需要,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系统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是高校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立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战略高度,研究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明确提出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目标、原则、任务以及基本要求;再次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和重托。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状况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负重托和使命,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在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上下大力气,进一步练好内功,切实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讲好课,守好阵地,把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落到实处。为了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从历史、现实的角度去解释和回应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需求,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工作,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证。
本论集由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共收录学院教师撰写的论文40余篇。这些论文既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当代中国发展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有关于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关系分析,更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从论文研究内容总体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我们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相统一,即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统一的预期目标。
我们相信,本论集的集结出版,将进一步提升我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水平,将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必将为提升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编者
2017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