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移动互联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习近平指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意识形态工作发挥着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对我们党的一个现实考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我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不仅需要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制度和法治,更需要把握主流的意识形态,使社会成员在思想观念与文化上具有认同感、归属感。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在任何条件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信念。
2.设立“红线”,依法治网
数据显示,网络上反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多半采用的都是“境外加工、境内传播”的途径。也就是说,这类文化产品都是在中文平台进行传播的。而公众常用的网络平台或者手机应用基本上都源自受政府监管的法人组织。自觉维护国家形象、拥护党的领导、遵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底线、弘扬公平正义是一个法人组织的基本义务,因此给这些法人组织明确责任、提升他们的甄别能力、依法设定行为“红线”,可以调动这些组织主动与不良信息作斗争的积极性,并追究不作为的法人组织的法律责任。用这种“堵”的方式可以缓解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带给我们的压力和挑战。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民众政治觉悟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历史选择的结果,其合理性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敌对势力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意识形态渗透,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从而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势所在,一方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工具、形式、平台讲事实、摆道理,宣传党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感,那些诋毁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谣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4.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不再是一个各方面都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反,在很多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互联网产业虽然起步不早,但是发展快、成就大,已经出现了若干个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应该说,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并不落后,所以,当敌对势力可以利用互联网在意识形态领域攻击我们时,我们当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反击,有“堵”有“疏”,“堵”“疏”结合,既能反驳错误观点和结论,又能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习近平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所以,中国人民选择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和凝聚功能,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途径在于培育和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准则、个人的价值规范凝聚价值观念体系,引领意识形态方向,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参与下,通过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中、日益和谐的社会环境、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融汇在中国人民的血液里、骨髓中,世代相传,永不变异!
总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艰巨的,互联网时代的斗争更是复杂的,短期内的互联网话语权还掌握在西方手中,所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又是长期的。但是,顺势则昌、逆势则亡是亘古不变的绝对真理。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前进的道路虽然布满荆棘,但谁也阻止不了历史前进的车轮。
【注释】
[1]潘维:《国际关系的新世纪与外交政策》,《外交评论》2010年第4期。
[2]2015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