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结
2025年08月10日
四、小结
提到辩证性特征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大多是马克思,马克思的辩证主义关注多重因素的动态发展,集中于社会关系的冲突与矛盾,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人的异化。同样是对现代性的诊断,马克思偏重于制度、结构层面,齐美尔更多关注的是互动、文化层面。马克思有典型的革命乐观主义,齐美尔的观点却与韦伯的“铁笼”理论更接近,认为现代性就是社会分化和货币经济导致的文化悲剧,而这种文化悲剧最终还是要靠自我心灵得到救赎。齐美尔在这条繁华都市生活的大路上悲观的前进着,像个陌生人一样似乎从未融入尘世,也像个陌生人一样犀利地审视着这个世界,并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思想火花奉献给世人。
【注释】
[1]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2]张小山:《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论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狄塞:《齐美尔的艺术哲学》,《哲学译丛》1987年第6期。
[4]李银河:《齐美尔社会学思想评价》,《国外社会学》1988年第6期。
[5]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姚德薇:《试论齐美尔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安徽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杨森:《思想的冒险与精神的忧郁:论齐美尔对现代性的思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8]孙沛东:《论齐美尔的时尚观》,《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6期;周进:《模仿与区别:齐美尔的时尚思想》,《创意与设计》2013年第2期。
[9]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科塞:《社会思想名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乔治·瑞泽尔:《古典社会学理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