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背景与问题提出
教学效果评价,又称教学质量评价或者称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即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的质与量做出测量、分析和评估。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教学效果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教学评估通过显示教学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为教学管理者或者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有多种途径,如:教师自评、教师互评、专家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其中学生评价是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实际操作中有着较强的可行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引起学生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可见学生其实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面。教师教学活动能否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效果,这是教学评估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而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最有发言权。北京大学1996年所进行的学生课程评估研究中认为,学生作为教师教学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的直接接受者和体验者,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在学生方面得到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因而由学生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非常实际和可行。
国外的教学效果评价运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Herbert Marsh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悉尼大学制作了SEEQ问卷(The Students’Evalua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并于1982年最初发表在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上。学生评教作为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最活跃、最具实践性的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高峰,并形成了世界性重点关注的趋势。
国内关于教学效果的评价近些年才在高校引起重视。1994年,我国学者孟庆茂、林文莺将Marsh教授设计的SEEQ问卷加以修订,参考多国应用效果研究资料,从中国社会的文化特点出发,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大学生中对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和调整其原来的陈述方式、题目内容,形成了《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调查表(即中文版SEEQ)。中文版SEEQ在普通综合性大学教学评价中的使用情况证明该问卷不论是综合评价还是各项目的单项评价,学生评价的结果与同行教师的评价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可靠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已被多位学者所证实,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为深入全面地开展理论和实证性研究提供了支持。本调研报告拟对中文版SEEQ在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用效果做初步性的分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和完善提供一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