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兴国之魂”定位,其实是要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核心价值理论如何产生深刻的持续的影响?新定位的实质无疑体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发展是一种变革的实在和成就,又是一种价值形态的表现。改革开放思想作为国家这座大厦的设计图,人民便是这套设计图的实施者,并因此成就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发展是一种变革的实在和成就,也是一种感受和体验。青年学生是在国家发展、社会变革与自我完善中感受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中国需要设计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新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支持。青年学生需要一种全新的全面的准确的价值观理论和认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个人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国家价值观的融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人心的必由之路。当今,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资本主义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三重维度。[6]对于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在强调主导价值、主流价值和主体价值保持正向相加时,培育路径和方法一定要推陈出新,除了灌输式,还应多增加些互动式,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从而使“兴国之魂”真正实现树魂的目的。

【注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2—346页。

[3]张孝宜:《人生观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4]宫志峰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7页。

[5]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6]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