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廉政处事

二、认认真真,廉政处事

第一,谨记认真是一切态度的首选。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凡事讲认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重要的理念。孔子曾结合自己从政为官的经历和体会,总结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是说,治理一个诸侯国,要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言而有信,要珍惜人力财力物力,要有仁爱情怀,要从实际出发。这五个方面的要求,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认真。类似的论述还有孔子对樊迟的提醒: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用现在的语言来理解就是做一个对生活认真的人,做一个对工作认真的人,做一个对朋友认真的人。如果用认真的态度检验领导干部为官为政之道,古人所谓“居官七要”很有借鉴作用:正以处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处事。

第二,有效控制情绪和欲念。情绪影响判断,判断影响决策,决策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结果,结果影响结局。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有很多关于控制情绪的论述。《孙子兵法》这样讲:“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意思是说不要在极端情绪的时候做决策采取行动,一定要确保行动有利于实现战略目标、维护核心利益,如果偏离战略目标或有损核心利益的行动一定要及时制止。孔子也曾语重心长地回答樊迟的问题: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矣?一个人如果因一时的情绪失控而采取行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职责并连累父母,这就是人生最大的迷惑和糊涂,是最严重的人生败举。也正因为如此,《弟子规》这样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一个人身体出了问题,带给父母的是忧伤,这是不孝;一个人品德出了问题,带给父母的是蒙羞,这是大不孝。在今天,对领导干部的情绪产生最大影响的因素莫过于形形色色的诱惑,无时无刻不在挑逗其内心贪念。要想廉,先除贪。古人云:慎则祸之不及,贪则灾之不起。斯言甚是!

第三,牢记“为道日损”,做好人生的减法。对于居于权力宝座的领导干部来说,遇到的诱惑较之普通人要多得多。如何做到洁身自好,如何远离诱惑的陷阱,如何避免因诱惑而人生失败,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并用行为来证明的重大问题。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里,就有一副良方:为道日损。通过加强个人道德修炼,不断减损内心的欲望贪念。人有欲望追求很正常,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正确引导,就有可能衍生出贪念,因此去除贪念实质上就是做人生的减法。做好这个减法的关键是修道,也就是个人道德修养。因此,所谓“为道”就是要善于参透本质、认识规律、看清趋势,就是要明理、彻悟、开窍,如此则会自然对金钱、美色、名誉地位有正确的认识,保持合理的距离。古人对此也有总结:从官重恭慎,立身贵廉明。“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矣不贪为宝。”再看看当下的一些贪官污吏,损公肥私、公权私用、私而忘公,全然摆脱不了“一念贪私”作祟。

第四,轻松生活,快乐工作,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其实,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事物能带给我们莫大的身心愉悦,有太多的事情能让我们变得纯洁高尚。学而时习之,这是生活中能带给我们愉悦的头等雅事;有朋自远方来,广泛的人际交往也是生活中能带给我们欢乐的雅事;人不知而不愠,面对别人的不解误解反照内心来修炼自己,则更是君子自得其乐自受其益的雅行。要想脱离低级趣味,就当谨记《素书》所言:绝嗜禁欲,所以除累;贬酒阙色,所以无污。从酒色权财中跳出来,生活才会打开高雅快乐的大门,人也才能脱离低级趣味。

反腐倡廉,任重道远,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既要用周密的体制机制建设解决领导干部不能贪腐的问题,又要用严厉的惩戒追责措施解决领导干部不敢贪腐的问题,还要用自觉的道德自律约束、解决领导干部不想贪腐的问题。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式廉政建设一定会取得富有成效的胜利,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能够成为“临阵勇,临财廉,临事勤,临民仁”的富有中国文化修养的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