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信息资源建设:新理念、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研究信息资源建设:新理念、新思路

喻慧阳

马克思主义始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随着实践的进展而创新,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成为实践变革的理论先导。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新起点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在新起点新阶段团结全党、统一全党的强大思想武器。[1]面对这样一个关键时机,马克思主义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应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卷帙浩瀚,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论文、手稿、书信等和研究上述文献的各种载体文献信息资源。[2]随着数字资源规模迅猛增长,马克思主义研究对文献信息资源具有了更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从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建设是在新形势下对文献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典藏与整理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有力基石,是构建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意义重大。因此,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在当前我国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并日益成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更科学高效地实施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建设,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