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慕课的优势

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慕课的优势

慕课从2014年开始在我国高校不断进行尝试,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与南方高校不断从事对慕课的开发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探索,“由上海高校课程共享组织,复旦大学牵头,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国内10所高校联合共建,23名教师参与主讲的‘基础’课慕课于2014年春季推出,全国24所高校5000名学生通过课程共享平台修学这门课程”[2]已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参加学校多为北京、上海等重点高校,而西部高校较少参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进程。

1.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取的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学生被动学习模式,但是对于慕课而言,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从传统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方式,也就使先前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一方面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在较先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慕课教学的一些高校中,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如“2014年秋季学期,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学班共66名学生修学该课程,开展慕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学期末围绕混合式教学效果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慕课调查中有这些调查内容:“您认为慕课的优点是什么?A.一流的教师资源B.丰富的教学资源C.新颖的教学方式D.自由的学习时间和地点A、B、C、D选项的比例分别为37.88%,57.58%,46.97,86.36%”;“您对智慧树提供的线上学习最满意的是什么?A.教学片断B.视频片段C.章节作业D.直播课程A、B、C、D选项的比例分别为43.94%,43.94%,9.09%,3.03%”;“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否合适?A.合适B.不合适A.B选项的比例分别为86.36%,13.64%”[3],这些数据都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慕课教学的迫切性。

2.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都采取的是教师“满堂灌”的模式,对于学生是否认可和接受,教师往往不得而知,更谈不上课程应发挥的现实作用。慕课教学采取的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在线学习过程又采取的是进阶式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可以明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如上海高校课程中心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慕课学习方式为“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学生设计了36学时的线上学习和12学时的线下见面课程,学生除了需要通过在线学堂来观看视频之外,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空余时间来选定见面课程。12学时的见面课又由4学时的大课堂直播互动课和8学时的问题研讨课组成。”[4]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即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从而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也与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它采取的是在课堂中以问题讨论的方式展开对已学知识理论的理解、应用,从而发挥出知识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

3.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中也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的达到。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授课的组织者并强调在慕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慕课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这一转变需要教师比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掌握更为深厚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因为只有对于知识理论的准确而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在课堂讨论中用理论指导现实问题,这也就是近几年在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所提倡的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而实现教学目的的模式。研究型教学如何实现?对教师而言在于启发的质量;对学生而言,在于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我的结论’的成就感,而不是‘告诉我结论’的被动感。”[5]第二,教师必须具备信息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息能力,主要是指信息的获取、选择、辨识、运用、创新和监控的能力。”[6]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是大量的,但大学生对于纷繁复杂信息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引导的前提是教师对于信息的大量掌握。除此之外,由于大学生属于特定的青年群体,高校教师在做好大量信息掌握的前提下,还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寻找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并以此为契机,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分析解读,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就是我们可以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堂讨论的重中之重。第三,教师更应讲求课堂教学艺术。在慕课改革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讨论环节是以讨论的组织者并与学生以互动的方式展开,这就决定了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与人格魅力必然影响学生。而这种影响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交流过程中的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