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四、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这个中国革命的大熔炉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熏陶和造就了千百万的干部、战士、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激励着他们为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而献身,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的重要保证。面对如此艰巨的民族和革命重任,要求我们党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依靠群众,扎根于群众之中,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求生存,求发展,求胜利。而习仲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不仅忠实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而且扎实践行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曾高度赞扬习仲勋:“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11]民主革命时期习仲勋先后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但他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能保持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习仲勋在担任关中分区特委书记时,注重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懂得群众的习惯和需要,并且总是站在群众的观点和群众的立场上来解决问题,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处理,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尊重和赞扬。在习仲勋的档案中有一份西北局高干会议期间党组织当时对他所做的鉴定意见,充分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平时在办公的地方,每天都挤满了群众,也许有时他正忙着,然而他宁愿放下正在做的事情,和蔼的和他们交谈,没有一点架子,没有一点官僚主义。群众信任他,把他看做自己人,当群众有疑难时,就说:找仲勋去。他们总是把仲勋同志看成最知心的朋友,而愿听从他的意见,听从他的指挥”[12]。习仲勋这种在革命实践中锻炼培养起来的忠于人民、服务人民的优良作风正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

习仲勋在担任绥德地委书记的时候,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把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群众的爱戴和尊重。在1944年绥德地区召开的司法会议上,习仲勋发表了《贯彻司法工作的正确方向》的讲话。他强调指出:“一、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司法工作是人民政权中的一项重要建设,和其他行政工作一样,是替老百姓服务的。二、不当‘官’和‘老爷’。我们司法工作者,既是为老百姓服务,就应该站在老百姓中间,万不能站在老百姓头上。三、走出‘衙门’,深入乡村。司法工作,如果不是从团结老百姓、教育老百姓方面着眼,指挥‘断官司’、‘写判决书’的话,即使官司断的清楚,判决书写得漂亮,这个‘断官司’和‘判决书’的本身仍然是失败的。因为他和多数人民的利益相差很远。”[13]习仲勋的讲话渗透出他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和重要领导人,习仲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坚持学习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以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对待党和人民的事业。习仲勋的思想和行动不仅丰富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精神内涵,而且进一步弘扬和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风貌。习仲勋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践行与弘扬为我们做出了杰出表率。在当前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应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为楷模,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各项具体要求,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为深化党风建设,树立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崇高威信和形象做出新贡献。

【注释】

[1]习仲勋:《习仲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页。

[2]贾巨川:《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29—330页。

[3]习仲勋:《习仲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4]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及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5]习仲勋:《关中党史简述》,《关中报》1943年1月8日。

[6]贾巨川:《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92页。

[7]《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编委会编:《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8]《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编委会:《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9]习仲勋:《陕甘高原,革命征程》,载《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及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10]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区(陇东部分)》,第102页。

[11]《习仲勋革命生涯》编辑组:《习仲勋革命生涯》,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12]贾巨川:《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21页。

[13]习仲勋:《习仲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9—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