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的核心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第一,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原则,防止照搬照抄的做法,避免陷入教条化、模式化的泥淖。第二,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来制定路线、政策,改正以前把社会主义当成一种短暂的过渡过程的错误认识。第三,不能主观随意地改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许多违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东西强加到社会主义名下,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的错误理解,从而使现实社会主义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
与苏联和东欧国家走过的道路相比,中国道路之所以延续至今并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中国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密切适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处理中国道路的核心问题也应做到这点。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点和全球化视角
作为一种科学的制度选择和独立的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同全球化发生着不可阻隔的联系,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世界全球化的实质和走向,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道路的发展。同时面对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历史性机遇,我国该如何应对和抉择,这都会涉及中国道路的核心问题,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在这个多样性文明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世界趋势下,如何解决好中国道路的核心问题,更科学地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历史合理性,是关系到是否能更深入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程的关键。因此,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顺应全球化趋势,否则就有可能与现代文明大趋势失之交臂,甚至在全球化大潮中窒息社会主义的生命。
3.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是把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至于社会主义社会究竟需要多长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也不可能做出明确的描述。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如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还不够定型和完善,只有通过改革来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就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不断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通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也是处理中国道路的核心问题的根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