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道路问题:中国向何处去?
2025年08月10日
一、近代中国的道路问题:中国向何处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一步一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华民族就面临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近80年间,中国社会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从不同的视角、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以救国救民和中国的繁荣富强为目标,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道路。如地主阶级改革派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19世纪60到90年代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发起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探索的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辛亥革命。领导革命的阶级既有代表封建势力的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也有处于社会底层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阶级以及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但这些探索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这也宣告了包括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在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并一举建立了代表工农利益的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分子寻求国家出路带来了新的启示,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走俄国人的路”,成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结论。但在照搬苏联城市暴动革命经验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和失败。面对严峻的形势,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还是结合中国实际适时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