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
(1)库存管理技术落后,形成库存积压,不但需要不断扩充储存面积和保管费用,还由于大额的流动资金被占用,影响资金的流动性甚至停滞,继而推高资产负债率,增加债务利息等费用,既丧失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长期过量的积压库存,很容易形成呆料,造成企业资源闲置浪费,不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库存存货价值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贬损,这些都会直接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企业收益。
(2)关联公司之间库存信息相对闭塞,企业只掌握自己企业的库存情况,对上下游库存情况并不了解,导致企业缺料之后,只顾着自己下单,而无法保证上游供应商能够立即生产。如果在同一集团,如果没有集中的库存管理机制,某企业缺乏某一原材料,就直接下单采购,而兄弟单位却有该材料库存,导致集团内库存材料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降低集团整体资源使用效率。
(3)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销售、仓库、采购、计划、财务等部门只从自身的业务角度出发,导致供销流程烦冗,衔接不紧密。如果制度上还有漏洞,就会使企业内耗增加,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库存问题产生,不是库存积压,就是物资缺乏,对企业生产、成本管控造成不利影响。
(4)存货盘点清查不及时,库存不够、库存积压、财产损失、浪费等现象不能及时被发现,尤其是企业如果有大批量贵重物品、易损易腐物品,如果疏于清查、管理,会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如果盘点只是单纯核实数量,没有对存货质量进行清查,就容易出现数量虽然符合要求,但是库存材料却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
(5)在库房管理方面,价格差异大的同类物料,实物无区分而一起堆放,很容易造成账实差异及成本计价的错误,影响企业的日常存货管理和经营业绩。生产或维修人员因特殊原因集中领料,并存放在工作现场未使用,月末也未重新盘点,如果金额大的,将导致成本虚增,与当期产量不匹配。如果企业拥有不止一个仓库的,有些物料容易混淆,给仓库等相关人员带来困扰,甚至互相推诿,影响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