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筹划的局限性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局限性

(一)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多数的企业对于纳税筹划的了解不够全面,原因是企业领导认为纳税筹划和偷税漏税一样,只是偷税漏税往往数额较大,而纳税筹划的数额较小,所以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人员直接按照偷税漏税的方法来进行,而且按照最低的处罚标准来操作,导致多数企业目前都存在涉税风险。此种做法一方面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而且是对税收法律的无知;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小型企业自身的税款比较少,能享受到的国家福利政策有限,所以小企业不顾自身的规模,直接按照最优惠的政策来计算,导致了小企业出现了涉税风险。

(二)方式单一

我国的企业在纳税筹划中,普遍存在方式单一的问题。整体来看,是因为企业认为缴税应该是整体的工作,所以就直接计算整体的企业财务情况,然后寻找相应对的区间,进行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但实质上,我国的税收政策是多样的,企业可以根据开展业务的不同,经济模式的不同,以及自身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案。一般来说,单一的纳税筹划方案中,能节约的税收资金相对有限,甚至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会导致难以节约税款的情况出现。所以,多样化的纳税筹划工作方式,才是目前的核心内容。

(三)风险较大

纳税筹划是指在进行纳税的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进行相应的测算,从而给出一个合理的纳税报告,并按照纳税报告的内容进行缴税,从而解决企业纳税数额过高的情况。但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纳税筹划中的优惠政策基本上难以享受,所以小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往往不得已不进行过度的纳税筹划,从而导致了涉税风险。而且部分的企业中,没有专业的纳税筹划团队,仅仅是将其中的内容直接纳入财务部门的工作之中,导致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过度膨胀,纳税筹划的计算也难以进行,在企业领导的压力下,不得不过度进行纳税筹划,并且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直接将相应的内容按照最低的标准进行,导致了企业的涉税风险比较严重。整体来说,我国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此方面的风险。

(四)人才欠缺

企业中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缺乏的现象,主要是工作效益和薪酬难以形成正比。对中小企业来说,纳税筹划能结余的资金相对有限,若是给出较高的薪酬,那么纳税筹划的实际效果也就无法达到,但是没有较好的薪酬福利待遇,人才也不会加入企业。所以,顶尖的纳税筹划方面人才目前都集中在大型企业中,而且待遇优厚,只有一些实习生才会在小企业中任职。同时,由于纳税筹划的重要性,当前的市场中相关人才也普遍较少,基本上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总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