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
(一)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实行“村账镇管”
村会计选拔方式是能否做好村级财务管理的关键。想让村会计真正发挥其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就必须改掉以往由村干部直接确定村会计的做法,在农村基层组织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或会计代理制的集体财务管理模式,会计人员由上级负责农村经管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取,统一委派,并实行异地委派、定期轮岗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成立会计核算中心,配备若干会计主管和分管会计,由会计核算中心集中统一核算全镇会计业务,各村只设置村级报账员和出纳员,实行“村账镇管”,强化会计监督作用,防止村干部贪污腐化。
(二)建立健全农村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要求,建立统一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将此制度纳入村干部的年度考核范围和民众的监督范围。制定预算决算、资产票据管理、收益分配公开、工资管理、民主理财和定期审计核算等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违规操作者设立等级进行惩罚,包括扣除工资、降职处理,触犯法律的理应依法处置,通过制度管人、管事,从制度上堵塞管理漏洞,确保集体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三)积极探索创新,利用高科技形成电子监督新体系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监督技术落后,监督不规范、弹性大、硬约束不够的情况,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引入电子网络技术,借助电子高科技等技术手段,建立新形势下的会计监督新体系。首先在农村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核算,以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其次要投入经费,在农村基层和镇区监管部门之间铺设专用光纤,并购置网络服务器和辅助设备,实现农村和各级监管单位网络互通、实时监控、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最后还要研究、开发和运用相关监管软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资产经营开发、使用和保管全部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快速、准确、科学、合理地实施会计监督,提高监督质量。
(四)全面实行民主管理,推行“阳光”财务,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在农村集体经济各项事务中,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原则,实行“两公开一监督”,推行“阳光”政务和财务,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讨论表决,并将表决结果和实施情况在村务公开栏、互联网等中公示,以增强村内财务运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了解,接受群众监督。村委会也可以通过设立意见箱、意见簿、专门接待人员及建立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并做好解释反馈工作,及时解决村民的意见、疑问或困惑,加强与农民群众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五)构建监督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多元化
一是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法》以及省市镇或区有关规定,全面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管机构,配备相应成员,明确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完善民主监督决策程序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管机构作用;二是负责经管的部门要联合镇区等上级纪委、财政、审计等多个部门,形成监督合力,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开展专题审计、重点审计和离任审计等多种形式审计,狠抓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对农村基层经济管理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管理。
(六)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一是按照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模式,集中时间和地点,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使财务人员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水准在核算中管理,在管理中监督,并把监督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过程。二是加强对民主监督管理机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监督的水平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总之,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监督要注重内外监督相结合。在做好内部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监督的前提下,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转变集体财务监控工作思路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新求变;强化民众理财监督意识,让村民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加大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力度,扩大对财务会计监督的范围,提高财务管理事务公开的透明度,让民众看得明白和放心;完善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建设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