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总体设计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
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公司的经营和营销策略,为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完善绩效激励方案和人员管理的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和指引,从而为公司科学、合理地选择战略方法提供保障。
(二)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的总体思路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管理项目组为预算管理的核心权力机构。集团总部需要成立预算管理项目组,发布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及相关制度。结合集团行业特征的实际情况,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算编制,同时通过经营模式的不同,再考虑预算年度的内、外界因素,发生金额的提取和预算对比,形成预算分析报告,最终通过考核的方式实现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1.预算和编制
预算的编制是以预算目标为依据,对预算总目标的分解、具体量化,并下达给预算执行者的过程,是预算管理的起点,是基础性、关键性环节。
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营业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它上承市场调查与预测,下启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经营活动计划。
(1)在企业开展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预算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这就要求做好营业收入预算。
(2)在预算支出过程中,成本费用一直以来都是其支出的重点内容。而企业想要获取高经济效益,成本费用也是尤为关键的因素,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对制造成本和期间的整体费用进行控制,这更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基础内容,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时的整体水平以及企业管理的效果。
(3)现金流量预算能够让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处在和谐运行的基础之上,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防止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呈现管理效果差这一状态。
2.预算的执行和分析
预算在确定、分解、执行后,还应加强跟踪分析,建立定期的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进度与效果,分析实际业务与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原因,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看实际支出的多少主要发生在哪些项目上,预算的资金充足还是短缺,预算控制的执行率为多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审计监管体系,审计部门定期审查预算执行情况,对不能完成预算指标的项目要进行专项审计。预算不应只作为单独的一项计划工作,而应在次年当实际利润成本发生时,与年初预算进行比较,对差额较大的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预算与实际差别的原因,为下年度预算逐步积累经验,使预算管理真正实现其作用。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不足之处要及时改进,适时调整工作安排,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
3.预算的调控
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一定要确保预算调控的灵活性,其直接关系到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质量。这是由于企业在资金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定的调整,而调整原则是基于不同的预算项目进行逐一的调整。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即便是遇到重大变化,也需要尽可能地选择最小程度的调整。
4.预算的监督
实施预算监控的目的是在不影响整体预算总指标的情况下对预算管理进行改变。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好预算的监督,这是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进行预算监督控制时,应该通过日常的运营信息以及动态管理分析,对整体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并且提出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多方面建议,以及思考预算的考评与激励,这更是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5.预算的考评与激励
通过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的预算差异分析,能够更好地掌握企业在经营管理时的预算进度,并且了解企业预算中存在哪些问题,进行及时地查缺补漏,能够有效地实现奖惩,为预算进行调整,也可以为企业开展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直以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最根本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有力支撑,是企业制定、研究、实现全方位预算管理的基础,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尤为密切。目前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时,需要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这是实现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机制的基础,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做好评估,让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机制能够真正满足企业当前的发展需求,尽可能去改变企业原本在进行管理结构设置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建立健全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且能够构建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流程。在建立预算评估体系时,应该不断增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应对各项风险的能力。企业管理者应与一线员工进行大量的沟通,了解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及市场发展过程中企业面对哪些问题。一线员工往往是最了解企业发展的,也能够最直接地指出企业在当前的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只有管理者真正地将一线员工的话放在心上,在后续企业管理过程中才能够提高管理质量。一线员工的工作态度好坏、工作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此,在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践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深入内部,充分地确保企业内的所有员工能够发挥出员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以人为本。同时,也需要突出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让员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预算管理中,确保所有员工用预算管理意识,既能够全方位地提高预算管理体系在应用时的效果,同时也确保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过程中实现考评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所有企业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建立专门的预算考评机构,既完善预算考评制度,同时也需要明确预算考评的指标,科学建立并健全企业全面预算考评体系,根据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考评结果实施奖惩措施。企业在经营管理时,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禁止弄虚作假,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实现一边找问题,一边改进工作,也可以选择先奖励后监督,从物质上奖励员工,根据员工的需求对员工进行奖励,这种方式同样能够满足当前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要求,真正意义上增强企业内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企业内的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对企业发展的重视,同时也能让全面预算管理真正地在当下得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