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二、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及农业部办公厅对于农经信息化建设的切实推进,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广东沿海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已经开始走上了与信息化相结合的道路,集体财务也陆续开始使用财务信息化软件,通过电脑进行核算;个别地区还启动了农村财务监管网络建设,改变了以前单纯手工做账、人为监管的方式。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信息化监管,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但目前就整体来看,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很多地区还在采用传统的手工做账,还没有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财务手工做账存在的不规范、不及时、容易出错的问题;仍有很多地区没有开发建设农村财务监管网络平台,集体财务和集体资产监管仍存在着支出不合理、管理不规范,集体物业租赁、土地发包还不够公开,交易环节还不够透明,财务信息不全、不系统、滞后,资料缺失、效率降低、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过程执行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这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与党和国家构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要求不相符,严重阻碍了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和进步。综合考虑现实状况和发展前景,为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有待解决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无法把握关键环节

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农村财务管理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农村财务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这项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以及资金的大量投入是其运行和发展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村财务管理的不断优化完善。但是,由于农村财务管理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没有把握农村财务管理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严重滞后了农村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在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是推动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我国大多数农村财务信息的管理软件依然局限在简单地模仿阶段,即用信息技术复制人工的工作程序,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的决策辅助功能,这就对专业技术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农村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构成了障碍。

(三)财务信息化软件功能不完善,存在信息孤立的问题

由于农村的各项条件不足,信息技术尚在基础应用阶段,使用范围和深度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农村财务核算对信息化的管理需求不足,没有统一的规划,造成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大削弱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效率,制约和阻碍了其经济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