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系统背景下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深入认知SAP财务管理理念
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对连通性与软件设备的重视,得到的建设结果运用在实践中,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SAP财务管理理念。首先,财务信息化建设期间,务必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SAP系统,制定科学的财务硬性标准,使SAP系统的作用能够渗透到基层人员,充分发挥出SAP系统的优势。
(二)扎实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
企业运用SAP系统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该创建长期发展规划、应用信息技术拓展系统功能。在选择相关软件时,尽可能地保证品牌统一,可以避免后期财务数据对接环节的问题,也能够满足新增财务管理业务的专业要求。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系统模块,建议提前分析模块,明确一个系统品牌之后,再将所有模块对接,或者全部转换成为相同的品牌。如此一来,企业在实现成本控制的基础上,也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系统模块功能,提高系统数据分析准确性,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基于SAP系统优化财务管理流程,要严格按照规范处理财务数据,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数据规范的统一性与精简性,通过数据记录标准,科学处理财务信息,优化企业内部系统业务流程。第一,全部业务交易满足管理规定,提前审核材料,针对项目投产可能获得的年销售利润、利润总和进行预估,以免在实际交易时发生问题;第二,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议,商定交易的实际数额与SAP系统中数据必须相同;第三,将企业收款、付款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归纳到SAP交易合同的条款内,一旦发生财务危机,系统可以及时发出预警,避免企业资金风险;第四,做好客户信用值的管理工作,杜绝交易问题;第五,按照风险监测结果消除所有不确定因素;第六,采用个别认定法,产品进入库存所得价格转换成为采购合同标价,更加直观地显示盈利,审核票据环节也可以清晰地了解SAP系统中限制差异;第七,与审批接口实现对接;第八,交易、账务交账期限不能混淆,财务部门明确交易交账的时间,系统固定之后按月实施结算,以缩短资金审核环节需要的时间。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SAP系统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相比更具复杂性,所以,企业需要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更加熟练地掌握该系统的操作要领,认知系统模块环境,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运用SAP系统,支持数据信息的全面分析,有利于提高分析水平,结合企业实际完善财务方案。同时,SAP系统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块的范围也更广,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拓宽知识范围,掌握更多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再发挥SAP系统作用开展财务管理。
因此,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培养3种人才:第一,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第二,掌握专业的IT技术,当SAP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可以做好后台的运维工作;第三,财务、业务、管理部门所有重要人员在参与信息化建设期间,采集满足所在部门需求的数据,经过整理之后制订实施方案,与供应商讨论,双方密切配合完成线上培训。当SAP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解决运行期间产生的突发性问题,及时通知对应的运维人员处理。当问题发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高效采集问题信息,明确解决问题的根本需求,定期提报给供应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使SAP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所以,企业必须要同步落实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的财务知识,还能够熟练操作ERP系统,深入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此外,企业可以邀请供应商队伍中的管理与财务人员,负责SAP系统逻辑与实践应用的培训工作,确保参与培训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具备系统运维、IT技术运用等多项技能,成为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五)完善绩效考评体系
创建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结合财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绩效考评标准。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情况,必须要合理设置绩效考评标准,建议增加SAP系统操作水平、财务数据处理与上传、各个部门之间财务数据对接情况等项目,科学评估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扩大绩效考评范围。除了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考评外,其他部门也应该归纳到考评范围内,调动所有人员参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性,拓宽SAP系统的作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