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管理
在施工中,材料是主要的流动资产,占项目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它主要是指水泥、混凝土、钢材等在建设中消耗的材料。合理地管理材料对建筑施工项目周转资金、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合理科学、责任落实、把关严密、手续完善、账物清晰”的管理机制,使材料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同时也为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期、保证质量、节约成本发挥最大的作用。材料资产管理包括材料出入库、材料盘点、废旧物资处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一)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目前部分施工项目材料费用已占到建安价值的40%以上,材料管理相对混乱。工地上天天都有急用料,不仅一些小宗材料出现急用,而且存在主要材料短缺造成停工的现象;领用材料是以工地施工员说了为准,材料管理人员无法控制,导致想用多少就领多少的失控现象;材料未进行每月核算,出现超耗材料的情况也无人管控,整个项目使用的材料是否超预算、预算和实际的差别,根本未进行核算对比。即便有核算,对发现的问题也未能及时纠正。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材料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目前,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较多,项目需要的各类人员出现短缺,加上现场材料管理工作在目前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地位、重要性较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材料管理人员不能严格按规程作业,导致材料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到了具体的作业层就没办法实行和操作。
采购材料到货验收缺乏质量把关。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材料采购的优劣对工程施工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有的企业采取集中采购模式,目的是批量购买降低成本,到货验收环节就很重要。验货这个程序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如果存在以次充好的商家,那么能及时发现问题,它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用计划不准确,造成供应费用加大。需用计划不准确必然要影响到采购计划,也影响到进货批量、批次的合理性,增大运输、采购成本,甚至会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造成停工待料。
忽视材料的领用及使用管理。对工程分包队伍和劳务分包队伍材料使用的管理方面,对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一次性出账之后便不再过问。工地上随处可见废弃的各种物资,造成工程项目材料的浪费,使得项目资产流失,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
(二)材料出入库等环节的问题
1.材料入库时未正确验收
在很多项目施工中,材料购买回来入库之前,材料管理员没有清点材料的数量以及规格是否正确,也没有检查是否有产品合格证等有关材料的证书。另外,有的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需求计划来进行材料验收,出现超计划情况。这些不正确的验收,对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影响了工程进度。
2.材料出库手续不全
材料入库手续完成之后,应及时同分包办理出库手续,但在实际中存在材料出库管理松散、材料出库无先后顺序、无明确数量清单、无签字情况、无法统计材料使用情况等问题,造成材料浪费。
3.存放材料无序致使统计无法进行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种类以及型号都十分的繁多,其统计工作更是烦琐复杂,所以在存放材料时,一定要根据材料的种类以及型号将其分门别类地存放好,并记录下来各种材料所存放的位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统计材料数量的难度。可是有很多项目管理员,由于材料种类太多、工作太烦琐,便将材料直接杂乱地堆在一起,这样就很难准确地统计出材料的数量以及使用情况。
4.定期清查材料制度薄弱
对材料的定期清查不够,材料入库后未进行核查盘点,使材料入库时就没对材料的各方面信息进行仔细核对,材料账实不符,材料定期清查制度对物资盘盈、盘亏等处理无规定。
5.材料管理员不知如何管理材料
材料管理员在材料进出库时,应该做哪些核查与记录,未按规定流程管理;为减少工作量,随意存放材料,导致材料成本大大提高,企业效益随之减少。
(三)对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建议
1.对材料进行分类管理
现场建设的仓库及材料堆场由材料管理员负责管理,仓库及材料应该按现场文明施工堆场平面图要求设置,做到有利于材料的进出和存放,方便施工,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所有物资应合理利用仓库空间,码放整齐,易于计数和检查。
材料的入库验收质量、数量要双重把关,材料管理人员需确认质量和数量,核实进场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材质、用途是否与“材料计划需求单”相符,验收合格后填写“材料验收单”,“材料验收单”必须真实、及时、准确,材料名称、进场时间、规格、数量填写清晰,并由材料管理员、库管员、相关管理人员等共同签字。项目部应该安排验收人员轮换参加验收,同时项目经理还需不定期抽查材料验收工作。对于不能入库的材料,如周转材料、钢材、木材、砂、石、切块、土建用的装饰材料等物资,材料的进场验收必须由保管员和工长双方共同参加点验,并在送货单上签字确认。验收依据物资采购申请计划、订货合同、发货票据、材质证明、产品合格证、建筑材料规范及有关质量、安全、环保标准等。验收过程中要把好质量关、数量关、凭证关,对未经验证、过期材料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办理入库手续和发放。
2.材料按流程进行发放
材料一般按“先进先出”原则办理物资发放;物资出库时,填写“物资发料单”,并注明出库物资的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材料管理员、各个班组负责人共同复核、点交实物,由库管员登记台账;相应工程所需的材料由现场工长、施工班负责人领取,其中劳保、电工安装材料领取执行限额制度,安装班组进场前,由技术员分析领料方提供的“材料限额单”,实行限额领料,“材料限额单”一式四份;物料验收时,避免混入不合格物品,强化进料检验并执行。
3.加强材料盘点制度
材料管理员每月对现场物资、仓库物资进行盘点,并做好记录。当出现料账不相符的情况,要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做到日清、月结、季盘点、年清仓(盈亏有因、台账调整有依据)。材料发放完毕,应及时对物资使用及消耗情况盘点分析;对于不再使用的临时设施可以提前拆除,并充分考虑旧料的重复利用,节约工程成本。
4.加强废旧物资处理管理
了解现有的废料回收商的来源,通过废料回收网调查废料价格变动。处置时,分析作价的依据是否合理,在作价前后的装车量是否异常。检查“废料过磅单”上装废料的车辆进出时间、同一车辆空车皮重变化。处置数量必须经由项目审批。对于设备等废料是否划分物资类别进行询价,还是按废铁进行询价。对比月度的产量与废料,是否存在报废率过高的情况。现场观察废料存放区,是否做到防盗、与其他物资隔离存放。
5.低值易耗品及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做好该类物资的台账,定期进行盘点,保证账实相符。通常该类物资在工程完工后会转入下一个项目或作价处置,规范该类物资管理便于后续准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