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策探析
(一)政策大力扶持保基本
区级妇幼保健院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健职能大大削弱,政府应大力扶持,使其真正行使职能。
紧密型医共体及卫健委等机构应统筹区域医疗资源,加强宣传,对城区及城乡接合部的孕期保健、婴幼儿、儿童体检及简单治疗工作由相应的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一方面,可以统筹资源,三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主要负责疑难杂症的救治,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孕期、婴幼儿、儿童体检、疾病治疗工作,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慢病等的管理。另一方面,一是可以统筹区域医疗资源,更好地将三级诊疗落到实处;二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实现“小病不出区,大病不出市”;三是降低三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保报销总费用,尽可能不超限额;四是由于三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人力成本、设备成本、运营成本都比较大,用来看普通的小病甚至是保健、前期监测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节约成本,应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上来。
儿童保健的建档建卡工作由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费用由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费用解决。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利用幼儿园体检,即可对儿童进行系统管理,定期对辖区内的幼儿园幼儿进行体检,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引导及时就医。可探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托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孕妇、儿童建档建卡工作,对孕妇及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管理,费用由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妇幼保健机构工作量、工作质量、收费价格进行拨付。每年对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得分情况拨付资金。
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小学、中学义务教育在校生进行卫生知识、视力保健、口腔保健、性教育知识讲座,每学期至少一次,提高在校生的卫生保健知识。
将孕期保健、儿童保健、儿童视力、儿童口腔、幼儿体检、学生体检宣教进校园等纳入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内容中,以评价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在上述公益工作的日常成效,对于单纯行使治疗任务的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不纳入考核范围。通过绩效考核,使各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重视这些项目的开展,落实到位。
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妇女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应予以特别对待。加大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开展托育园、儿童视力、儿童口腔、儿童体检、孕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加大设备投入、场地投入、人才培养,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无资金投入的后顾之忧,真正行使其对妇女、儿童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职能,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原则,改变过去“重临床轻保健”的局面,重新回归“轻临床重保健”的正确道路。
(二)业务拓展求生存
在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妇幼保健机构也需自身业务拓展,寻找业务发展空间。
3岁以内托育机构由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使托育服务回归公益性,减少现代人育儿成本,减轻经济压力。3岁以内幼儿容易出现疾病,妇幼保健机构在疾病的预防、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即使发生疾病,也可以及时得到救治。同时,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具有专业的护理队伍,加之有针对性地进行托育培训,加上营养餐食,更能符合托育机构需求,使家长放心。收费价格可以根据当地收入水平,制定合理的、普遍接受的价格,以公益为目的,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对幼儿及学生进行视力保健、口腔保健知识宣讲及疾病筛查的过程中,利用检出的疾病,发展儿童视力及儿童口腔业务。对发现的儿童弱视、斜视、近视、散光及龋齿、乳牙滞留等及时进行治疗、矫正。通过健康讲座及定期视力、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非医疗机构的视康中心在人员配备及专业设备等方面参差不齐,收费价格也不透明;公立医疗机构相对监管较严,价格透明统一,医德医风高尚,医技医术高超,行医资格完善。
因此,由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视力及儿童口腔简单疾病的治疗,使这两类疾病的发现及治疗回归公益性,减轻病人负担。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可与市级眼科专科医院及市级口腔医院联合,依托市级专家技术力量,建立区级儿童眼科中心及儿童口腔中心,对普通的常规病,如儿童弱视、斜视、近视、散光、验光配镜等,或如儿童龋齿、口腔保健等,因投入不大、难度较低、风险较小,可在辖区内治疗,方便患儿就医就诊,同时减轻市级眼科医院及市级口腔医院的救治压力,真正实现“小病不出区,大病不出市”。
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利用专业优势对辖区内的高中、职专、高校等在校生进行性教育讲座,提高认识,减少高年级学生早孕、性病的发生率,避免酿成大祸。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的发达,现在的学生成熟较早,高中甚至初中生早恋现象较为普遍,很容易发生不恰当的行为。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教育在性教育方面严重缺失,家长及老师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方式及内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引发了很多严重的后果,轻则引发生殖系统炎症,重则性病、女孩子早孕甚至终身不孕。
因此,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在日常保健、卫生常识、传染病传播、疾病预防治疗等方面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是最合适的科普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及卫健系统应联合出台政策,将科普进课堂、进校园活动纳入日常工作,每学期每个班级均应接受此方面的教育。
(三)向内管理寻空间
现代医院管理讲求精细化,只有将管理落到实处、落到细处,方能寻找到利润空间。
1.优化收入结构
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非必要的检查不做,非必要的药品不用,尽可能地做治疗,做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提高医务性服务收入占比,降低药占比、耗材占比、检查化验占比,达到降低次均费用、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让患者满意,以患者口碑赢取市场。
2.严格成本管理
以前,主管领导只在物品购进结款时签字,此时一切物品消耗已成定局,主管领导签字也只是履行手续,起不到控制成本的目的。现在,将领导签字审核流程进行管控前移,在各科室领料时就需主管领导签字。由于主管领导把关,科室在领料时自然就会少领,甚至不该领用的就不再领了,从而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
3.加强人员管理
目前,人力成本已成为最大的成本支出,不浪费人才,也尽量不养闲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利用绩效考核等手段,鼓励人员积极工作,多劳多得,优劳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