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三、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为顺应新时期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需要,有效利用和深入保护农村集体“三资”,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当坚持将“三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立足实际,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求变,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努力打造平安的“三资”、效能的“三资”和创新的“三资”,促进“三资”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三资”基础化建设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也是做好每件事情的前提。基层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一些村干部不重视“三资”管理的落后观念,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思路,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扭转“三资”管理不利局面。

(二)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做好“三资”制度化建设

制度是关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地要大力推进农村财务规章制度化建设,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扫除制度盲点,通过制度来加强对人、事、物和权的管理,明确规定“三资”增加、使用、保管、处置、核算、监督、民主管理与经营开发交易等程序和要求,堵塞“三资”管理漏洞,为确保集体经济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奠定坚实基础。

(三)狠抓制度贯彻落实,做好“三资”规范化建设

一是要加强对货币资金收支结余管理监督,严格执行财务收支管理规定,确保资金安全、完整;二是要认真开展“三资”清查工作,在清查基础上,对账簿、实物、款项进行逐项核实和确认,并按照其类别分别进行登记造册,明晰产权,建立资产、资源台账,做到资产、资源动态跟踪和管理;三是要规范交易,严格公开招投标程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明确进站交易的范围和程序,规范信息公开渠道,扩大参与范围,加强资产、资源经营开发过程监督管理,确保资产、资源运营环节公开、透明、安全和高效;四是定期组织实地清查盘点和财务检查工作,了解和掌握“三资”运行状况,并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汇报,督促整改落实;五是强化考核和责任追究,严格执行“三资”管理关于干部考核的各项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不执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四)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做好“三资”民主化建设

一是在农村集体经济各项事务中,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民主议事规则、民主管理权限等民主管理各项规定,对但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和事项,均按照规定程序提请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户代表会议表决决定,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相关记录,并妥善保管,实行阳光作业。二是规范村务公开,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落实政务和财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规定村务公开的时间、程序、内容和方式,着眼于公开的全面性、实效性和细致性,做到真公开。把自觉公开与要求公开相结合,不断改善公开的状况,发挥社区群众监督作用。三是构建联动机制,形成“三资”监督多元化,促进廉政建设。联合纪委、财政、审计等多个部门,形成合力,增强上级组织监督作用。四是对“三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管理,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等工作。

(五)创新“三资”管理方式,做好“三资”现代化建设

按照“科技+制度”相结合管理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打造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将“三资”管理规定和业务流程嵌入到信息化监管平台,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促进制度贯彻落实,并建立“三资”动态监管,实现“三资”信息采集、增减变动、经营开发和数据分析汇总等信息自动化、系统化处理,加强对农村“三资”实时查询和实时监管。

总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稳定并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让农村集体“三资”实现保值增值,避免农村集体“三资”的损失,保证农村集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让我们继续本着“以农为本”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建设发展之路,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前进,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多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