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强化财务共享管理的实施策略

三、信息化时代强化财务共享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对财务共享的认知与重视

信息化时代,加强财务共享是企业财务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对财务共享的认知不足,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不能将财务共享管理作为重要的工作项目开展,导致企业的财务工作也会受到财务共享不足的影响而难以提升工作效率。因此,为了企业财务工作职能的发展以及财务工作质量的提升,企业领导以及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财务共享的正确认知,并对财务共享管理加以重视。其一,积极学习财务共享相关的内容。企业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带领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及相关的管理层人员对财务共享的具体内容、财务共享实施的价值以及财务共享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进行深入学习,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使企业内部的员工及领导都能够正确认知财务共享,了解财务共享的重要性及开展的必要性,为企业顺利开展财务共享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其二,做好财务共享相关内容的宣传。除了企业的领导、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管理者外,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共享意识。因在财务共享中,不仅涉及财务部门,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这就要求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对财务共享有准确的认知,并认识到自身工作中需要配合哪些有关财务共享的工作,这样有利于保障财务共享在企业中的深入落实。在具体的宣传中,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员工参与讲座,或者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渗透有关财务共享的内容,在各个岗位培训中也积极落实财务共享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实现财务共享理念在企业内部的深度渗透。其三,企业要加大对财务共享工作建设的支持力度。信息化时代中,企业的财务共享工作基本上需要全部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以及信息技术是保障企业财务共享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企业需要加大对财务共享工作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的投入、技术的投入,提升财务共享工作的水平。

(二)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财务共享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财务共享工作主要依托于互联网环境,而且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工作网格,各部门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部分财务共享工作内容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完成。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管理流程,很难保障财务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以及重要的领导及管理者都要对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加以重视,并结合企业的实情以及财务共享的相关需求,对现有的管理制度体系加以建设和完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建设完善的财务共享工作制度。企业应该根据对财务共享内涵的深入了解,以及财务共享管理的职能作用,根据企业实情对财务共享工作制度进行建设和完善。在财务共享工作制度中,要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提升制度的精细化,同时保障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有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这样能够保障企业财务共享在工作制度的支持下有明确的工作方向,也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具体内容,防止因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掌握的不准确,或者工作要求的模糊而影响财务共享工作质量。其二,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企业的财务共享是一项比较系统化的工作项目,在财务共享中要求企业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配合,负责好各自的工作,才能确保财务共享工作的整体实施效果。只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要求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出明确的要求,只有从岗位责任制上进行明确,规定工作人员具体的工作责任,才能保障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岗位工作中积极配合财务共享工作的相关要求。基于此,企业应结合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财务共享对不同部门的不同工作要求,针对不同工作岗位制定针对性的岗位责任制度,以此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其三,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财务共享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需求,明确财务共享目标。在明确的财务共享目标的支撑下,落实好各项财务共享工作内容。企业应该根据财务共享目标完成情况,制定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采用有效的监督管控途径来提升财务共享管理水平。

(三)创新财务工作模式

信息化时代下的财务共享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的财务工作模式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企业财务工作模式主要是以人工核算、统计为主,缺少对先进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工作方法的使用,这样会严重限制财务共享职能作用的发挥,也会阻碍企业财务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基于此,企业需要根据信息化时代发展的特点,迎合财务共享工作的需求,对财务工作模式加以创新和优化,在财务工作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构建完善的财务共享工作系统。信息化时代中,企业财务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健全的信息化工作系统作为支撑。目前部分企业还没有根据财务共享工作的相关需求构建相应的财务共享工作系统,这是阻碍企业财务共享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虽然部分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工作系统,但是在财务共享工作系统运行的情况上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财务共享工作系统与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不相符,不适用于企业的现实发展。因此,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现实发展情况,对财务共享工作系统进行优化与完善。在财务共享工作系统的建设上,要严格按照财务共享工作制度以及工作流程进行,保障系统的运行可以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以及管理活动相契合,实现财务共享工作系统的运行价值。其二,创新财务工作理念。传统的企业财务工作中,主要的工作理念是事后核算,也就是在经营活动完成后,根据相关数据和信息对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效益进行核算。这种财务工作理念并不能充分发挥财务工作的职能作用,也无法实现财务共享的价值。企业应该对这种事后核算的工作理念进行更新,在财务共享工作的支撑下,能够让财务工作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做好事后核算工作,在事前以及事中也能够给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科学可靠的指导和参考。特别是在企业的各项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分析企业的经营优势,进而为经营决策与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参考。

(四)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信息化时代下,企业要想能够落实好财务共享工作,提升财务共享工作的质量,除了要加大对财务共享的认知和重视,对财务共享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模式进行改进与完善外,还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水平,来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确保财务共享工作的创新发展。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财务共享工作开展的需求,明确负责该项工作的财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及素养,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人才的招聘,通过直接招聘,是确保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符合相关要求标准最直接的方式。其次,企业针对现有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可以在财务部门中专门成立财务共享管理岗位,制定明确的岗位要求,也根据岗位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具体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财务人员培训方案,针对具体的工作方法、工作技能进行培训,有利于提升培训的质量。最后,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科学有效的人员管理方案必不可少。管理方案中具体包括了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管理、奖罚管理等,通过多种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激励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促进财务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实现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及能力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