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
某中心主要从3个方面来抓好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预算及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阶段加强调查研究,提高预算的科学性。预算执行阶段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按预算执行,合理调整预算;决算阶段加强预算执行情况财务分析,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由于细化财政预算工作做得好,某中心预算执行均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前茅,得到上级部门肯定。
在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上,按照“保重点、保在建、保收尾”的原则,做到优先支持和安排,实行投资总额控制,不断强化项目经费管理。特别是在专项资金管理方面,遵循国家有关财政政策和规定,进行指导,实施严格检查和监督管理,并精心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杜绝项目建设单位重项目申报、轻项目实施的思想出现,维护国家基建计划和项目批复的权威性。在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方面,存在未按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进行会计核算,项目竣工验收后财务竣工决算不及时,固定资产交付未及时办理交付使用手续。
科研经费实行课题责任制,财务管理逐步规范。根据科技部下达的有关课题制文件,结合单位实际,对重大科研课题实行了课题负责制度;对于没有纳入课题制管理的科研课题项目、林业事业项目经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中心制定了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了科研项目管理,加强了对科研课题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质量。
(二)实行分类管理资产
明晰企业产权,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林科院某中心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并组织所有职工认真学习,严格按照执行。实现从单纯的实物管理向资产的全面管理转变,在做好房屋、建筑物、科研仪器设备等实物资产管理的同时,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尤其是科研成果和名誉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实现从重视资产管理向资产管理和国有资本金管理并重转变,改变直接管理企业资产的状况,切实履行投资者拥有的合法权益和国有资本金的管理,实现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确保国有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加强资产清查,每年一次。按照不同类型科研单位特点,实行分类管理资产,提高综合管理水平。2010年年底,某中心共有资产2.88亿元,其中,负债0.15亿元,净资产2.73亿元。
(三)抓好内部审计,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
财务制度的落实,必须有严格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某中心设有内部审计机构,有5名兼职审计人员。每季度都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某中心的内部审计,既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审计,也是对各单位财务业务活动进行检查和指导。
为保证审计监督的有效性,某中心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向中心主任报告,同时在《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了审计人员的职权。
1.检查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主要评价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理性:(1)结合生产计划和期末库存,财务收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隐匿收入的情况,其中木材收入主要检查是否按照中心定价销售,松香产品的价格是否接近于市场价格;(2)通过年终各单位各项目实际支出与计划成本的比对,结合各单位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运用趋势分析法,查找异常项目或支出,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虚列成本套取资金的情况。
2.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1)检查各项经济业务行为和单据是否符合各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中心各项管理制度的规定,如支出凭证或单据是否合法,是否有领导授权,是否有经办人、验收或审核人员签字等;(2)监盘现金,查阅每月末各单位的现金盘点表,检查每月银行存款勾兑情况,查看定期存款单,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3.检查专项资金或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主要检查是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是否用于开支生产项目成本。
4.检查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重点检查资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1)检查符合标准的固定资产是否登记入账和登记固定资产卡片;检查资产的报废手续是否符合中心的有关规定;检查存货的入库、领用手续是否齐全。(2)通过查阅资产清查记录,抽查实物资产与清查记录比对,检查是否存在为检查而虚假编制盘点表的现象,检查是否存在报废资产而怠于办理资产报废手续的情况。
5.检查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可收回性
通过查阅各部门、各单位对欠款的书面说明和对外单位欠款的催收记录,检查各单位财务人员是否认真履行职责:对3年以上个人欠款,检查是否有还款计划;重点检查是否将收入、成本挂账从而影响年终增收节支的核算。
6.检查成本项目的归集及核算情况
主要检查成本项目的归集是否正确,核算科目的设置是否符合管理要求,成本、经费的分配方法是否保持一贯性,评价成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检查职工福利费的收支情况
主要检查职工福利经费是否按计划提取,职工和单位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重点检查职工福利费的使用情况,避免各单位开支与职工福利费无关的支出,同时检查各单位是否多计提福利费从而影响年终增收节支的核算。
8.检查增收节支的核算及使用情况
主要对各单位的留场节支支出进行重点检查,检查是否存在不按中心规定用于单位事业发展,乱发资金或福利的情况,同时检查增收节支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9.检查税收的执行情况
主要对各单位的应交税费进行检查,督促各单位按照税法的要求,足额及时申报纳税,避免造成更大的纳税损失。
10.检查财务决算报表的完成情况
根据核定的财务数据与各单位上报的财务报表比对,评价各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11.检查审计的整改落实情况
要求各单位12月初书面上报审计整改情况,结合年终财务检查,检查各单位整改落实情况。
与参加地方医保相比,某中心的管理办法具有以下特点:(1)医疗费支出减少。2008年,中心医疗费实际支出135万元,参加医保每年至少需要医疗费300多万元。(2)对不列入政府采购名录,按中心采购管理办法组织集中采购的,中心纪检、财务人员参与询价、定价并签字备案。(3)对基建和修缮项目的结算,必须经参加结账验收的审计人员和财务处长审核签字后才能结账。(4)各单位和部门使用的用于收款的票据,必须在中心财务处领取。(5)新制定并出台了《某中心机关财务报销及审批规定》,下属单位参照执行。
(四)抓好财务基础工作,使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财务工作是一项繁杂而且烦琐的工作,日常报账、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固定资产管理、税收、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住房公积金缴存、住房补贴发放、内部审计、资金管理与调拨、政府采购等,牵涉到某中心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容易遗漏某项工作,给全面工作带来不良影响。针对财务工作的特点,某中心制定了《某中心年度财务检查评分表》,把涉及财务工作的事项进行分解评分,印发给各单位。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拿出评分表进行对照,看本单位在本年度这个阶段应该做什么,现在已经做了什么,还有什么工作没有做,哪些需要赶紧安排做。毕竟评比扣分会影响到本单位的年终得分,进而影响到效益。自己对照检查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有效地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有效地提高了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年末,中心组织专门的财务检查组,依据年终财务检查评分表,结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各单位一年来的账务工作进行检查评分。检查活动结束后,召开财务工作年终总结会,总结年度财务工作,对检查活动进行总结和讲评,推广先进经验,指出不足的地方,提出解决的办法,布置下一年度的财务工作重点。
(五)实行业绩考评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完善制度的执行
(1)实行业绩考评机制,可以使下属单位形成有序竞争机制,相互监督制度的执行;(2)实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自觉履行职责,把制度的被动执行变成主动执行,增强中心的凝聚力,使各项制度的执行真正落到实处。某中心增收节支核算管理办法就是这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
年终,由中心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组成核算组,根据各单位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各检查小组对各项业绩指标的考核评分情况,结合中心财务对各单位计划投资的调整和成本支出的核定情况,对各单位一年来的经济运行情况和财务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核算,核定增收节支额。
实行增收节支核算,促使各单位自觉执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激发财务管理的意识和要求,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广良种,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源节流,不断降低成本。
实行增收节支核算,是中心对各单位执行中心各项管理制度的检查结果,是对各单位一年来工作的综合评定。
实行增收节支核算,中心经济效益显著,可分配结余和净资产积累逐年增加。
某中心以制度规范管理,以检查来体现制度的落实,以落实制度作为内部管理的“安全阀”,是健全财务管理体制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会出现许多新问题、新要求,某中心将继续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抓制度的落实为重点,以经济发展保障科研发展,以科研发展提高经济增长,争创一流的国家林业科学实验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林业科学研究等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做好内控需做到以下3个层面工作:(1)必须以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照搬硬套;(2)一定要坚持制度建设和执行两条腿走路,少了哪条腿都不行;(3)实施控制要有切实可行的实质检查行动和自己适用的绩效考评体系。这3个层面工作真正做好了,才能将公益类事业单位内控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发挥社会效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