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经验总结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应用条件
(1)企业要设立预算管理机构,把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
(2)企业负责人要有加强管理的坚定决心。
(3)要有刚性的预算约束机制。预算执行是刚性的,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调整也必须经过规定的程序,既要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修正,但又不能随意修正,否则前功尽弃。
(4)要有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作支撑。预算管理不是孤立的行为,离不开企业的资金管理办法等。
(5)要有全员参与的意识。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控制的系统工程。
(二)全面预算管理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
企业领导的支持,下属各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公司总部与下属各公司之间的有效沟通,OA、ERP系统的跟进,以及行之有效的预算考核方案。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应用中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与战略结合,作为企业战略执行落地的最直观反馈。
缺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到下属各公司、各部门的难度较大,从而会影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下属各公司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导致预算流于形式而得不到实施。
(四)对改进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效果的建议
全面预算管理本质上属于一种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过程监督的考核管理,要求企业内的所有管理者高度重视。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并不是指企业的某一部分员工对这一内容进行重视,而是要求企业内的所有员工均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质量,避免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效果相对较差这一问题。一定要保证企业内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在当前充分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能够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支持和配合,让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后续开展的过程中质量得到提升,这也是想要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迅速推进的重点和前提。在全员参与这一基础之上,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及义务,进而形成有效的责任网络,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可控性,最终能够让全面预算管理得以落实。企业内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前的业务活动规律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确保其方法的适用性得到提升。针对不同的预算项目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能够促使预算管理过程中整体的指标实现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企业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之前,也需要对不同的编制方法进行深度研究,结合各个不同项目本身的内核不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实施的整体效果,正确地选择预算管理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