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述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述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财务管理主要围绕基础类核算工作展开,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第二阶段,财务管理的模式开始慢慢改变,注重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财务工作不再是以前的单一核算,开始为企业的经营服务。第三阶段,为当下信息时代的财务共享中心,是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通过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信息共享。该阶段的财务管理已经开始为企业的战略规划、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而在该阶段,又分为信息化建设的初期、中期、后期,当下很多企业都还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期,财务管理模式相较过去出现质的改变。在财务管理中搭建信息化平台,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相关硬件设备、互联网平台搭建属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便于企业更加快速便捷地开展财务核算工作、财务分析以及决策等。在传统功能基础上,财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企业合理运用各项资金,实现经济高效益。我国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美国企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构建了ERP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财务管理模式。我国信息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推动,全国各个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纷纷以超越国外的态势勇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