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O拟上市公司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设计路径

三、关于IPO拟上市公司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设计路径

(一)构建和完善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是企业经营的血液,拟上市公司在构建财务内控体系时,要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财务内控要科学化设置现金流管理规则并严格执行,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各部门在运用资金时,条线上级领导要按照一定规则合理分配,以公司财务现金流管理规则为遵循,依据提交的合同等材料进行资金使用审批。对资金的使用和回收也要有监督机制进行控制。定期进行资金收付预算工作,从预算开始严控现金流,并留足一定现金流以备短期债务的偿还,保证企业短期融资不受影响。同时,在现金流管理上进行科学预测,前瞻性预判资金支付风险,合理调整资金结构,充分考虑企业安全性和长期发展的平衡,优化企业长短期负债和资金关系,保证流动资金合理充裕。

(二)构建和完善合同管理以及审核机制

拟上市公司在开展重大项目和日常经营时,都需要签订合同确立法律关系。合同在签订前就应该对合同范本进行审核,逐条条款进行分析,排查风险隐患。另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进行密切地追踪,防止对方违约导致自身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如条件允许,可以选派专门的履约督察员,对专门项目进行追踪。对于验收时发现未按合同约定履行的,根据合同约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针对大型合同,需要联合各部门、条线进行协商,开展对合同金额的财务审查工作,确保合同的可操作性。此外,建立风险备案机制,一旦合同签订时的情形发生改变,也能果断应急处置,迅速调动各部门参与解决,及早采取措施,确保公司尽可能减轻影响。

(三)构建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

拟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程中,不仅在事前进行审核,事后进行验收,还需要实现对财务内控系统的动态评估和阶段性评价。在财务内控机制运行时,应当结合拟上市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情况,适当调整内控措施的强度等级,并且及时对问题进行修复。在执行内控机制时,需要同时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市场需求变化、政策变化、技术发展变化等进行研判,结合最新形势,主动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外部机构,对内控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另外,拟上市公司可以加强和外部合作单位的联络,如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明确上市必要条件和必需工作,确保经营和决策符合上市公司要求。在内控机制上注重内部审计,强化内控机制的执行,注重监督权的分配,在重大事项上成立内部审计小组,参与项目决策,着重进行风险评估、防范和处置工作,为拟上市公司的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