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水鱼
海水鱼是指生活在海水中的各种鱼类。因海洋的水域宽广,在一般条件下海水鱼较淡水鱼污染少,同时种类及产量也远比淡水鱼多。海水鱼有1700多种,西餐烹调中常用的海水鱼主要有比目鱼、鲷鱼、鳕鱼、银鳕鱼、金枪鱼、沙丁鱼、海鲈鱼、鲱鱼、鱼等。
1.比目鱼
比目鱼是海水鱼中的一类,是世界重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比目鱼体扁平,头小,两眼长在同一侧,有眼一侧呈褐色,无眼一侧呈灰白色,鳞小,有不规则的斑点,大部分比目鱼分布在温带海洋的底层。比目鱼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菱鲆鱼、舌鳎鱼和鲽鱼三种。
(1)菱鲆鱼
菱鲆鱼又称牙鲆鱼、扁口鱼等,是名贵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我国沿海均产,渤海、黄海产量最多。
菱鲆鱼肉色洁白,肉质细嫩,无小刺,每100g肉中约含有蛋白质19.1g,脂肪1.7g,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
(2)舌鳎鱼
舌鳎鱼又称鳎目鱼、龙利鱼等,是名贵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我国沿海均有产,但是产量较小。
舌鳎鱼营养价值丰富,肉质细腻,味美,尤以夏季的鱼最为肥美,食之鲜肥而不腻。舌鳎鱼的品种较多,较为名贵的有柠檬舌鳎、英国舌鳎、宽体舌鳎等。
(3)鲽鱼
鲽鱼属于冷水性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海域。鲽鱼鳞较小,体表有黏液。
鲽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且刺少,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儿童食用。但因含水较多,肌肉组织比较脆弱,容易变质,一般需冷冻保存。
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其他一些比目鱼品种也常在西餐烹调中应用,如大菱鲆鱼(又称多宝鱼、大比目鱼、沙滩比目鱼等)。
2.鲷鱼
鲷鱼又称加吉鱼,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为海洋底层结群、食肉、暖水性近海洄游鱼类,一般体长在30cm~50cm,肉多刺少,肉质洁白鲜美。
3.鳕鱼
鳕鱼又称繁鱼、大头鱼,属于海洋冷水性底层鱼类,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北部的冷水区域。我国只产于黄海和东海北部。
鳕鱼体型长,稍侧扁,一般体长为25cm~40cm,体重可达300g~750g,头大、尾小,灰褐色,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或斑纹。
鳕鱼肉色洁白,肉质厚实,刺少,味淡,清口不腻,是西餐烹调中使用较为广泛的鱼类之一。此外,鳕鱼肝大而肥,含油量高,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提取鱼肝油的原料。
常见的鳕鱼品种是太平洋鳕鱼、大西洋鳕鱼和格陵兰鳕鱼。鳕鱼的主要出产国是冰岛、加拿大和挪威等。
4.银鳕鱼
银鳕鱼学名裸盖鱼,属于冷水域深海鱼类,产于北大西洋沿岸。银鳕鱼不是鳕鱼,但是酷似鳕鱼,所以常被称为黑鳕鱼或者蓝鳕鱼。银鳕鱼肉质洁白、细嫩,含有丰富的油脂,是西餐烹调中常用的鱼类。美国是银鳕鱼的主要产地。
市场上有一种价格便宜的“银鳕鱼”,并不是真正的银鳕鱼,而是油鱼,即异鳞蛇鲭。油鱼切片后与银鳕鱼类似,但肉质粗糙、口感较差,属于廉价鱼类,因其肌肉及内脏富含蜡质油脂,吃多容易导致腹泻。
5.金枪鱼
金枪鱼又称吞拿鱼,是海洋暖水中上层结群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海域。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均有出产,是名贵的海洋鱼类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很畅销。
金枪鱼品种较多,常见的有蓝鳍金枪鱼(肉色暗红、肉质坚实,是金枪鱼中的极品)、马苏金枪鱼(肉色鲜红,富含油脂)、大目金枪鱼(肉色艳红)、黄鳍金枪鱼(肉色桃红)和长鳍金枪鱼(肉色淡白,几乎无红色)。
金枪鱼大多切成鱼片生食,要求鲜度佳,所以捕获的活鱼要立即在船上宰杀,并要去除内脏和鳃,清洗血污后冰冻保鲜冷藏。
6.沙丁鱼
沙丁鱼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6℃~20℃等温的海洋区域中。沙丁鱼体侧扁,成鱼长约20cm,呈银白色,富含脂肪,味道鲜美。
7.海鲈鱼
海鲈鱼又称花鲈鱼,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鲈科、海鲈鱼属,为海洋中下层食肉洄游性鱼类。海鲈鱼体形较长,体稍侧偏,口大,下颌突出,体背青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点,鳞片细小,腹部银灰色,刺少肉多,肉色洁白味美,近似蒜瓣肉。
8.鲱鱼
鲱鱼又称青条鱼、青鱼,是世界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属于冷水性海洋上层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我国只产于黄海和渤海。
鲱鱼体长而侧扁,一般体长为25cm~35cm,眼有脂膜,口小而斜,背为青褐色,背侧为蓝黑色,腹部为银白色,鳞片较大,排列稀疏,容易脱落。
鲱鱼肉质肥嫩,脂肪含量高,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是西餐中使用较广的鱼类之一。由鲱鱼发酵而成的著名的鲱鱼罐头是瑞典的一种传统食物,风味独特。
9.鳀鱼
鳀鱼又称黑背鳀、银鱼、小凤尾鱼,是世界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海域。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均有出产。
鳀鱼体细长,稍侧扁,一般体长为8cm~12cm,体重为5g~15g,体侧有一银灰色纵带,腹部银白色。鳀鱼肉色暗红,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但因其肌肉组织脆弱,离水后极易受损腐烂,故在西餐中将其加工成罐头制品,俗称“银鱼柳”。鳀鱼是西餐的上等原料,一般用作配料或少司调料,风味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