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原则

营养原则

蛋白质 婴幼儿正值身体组织器官生长的旺盛时期,每天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如果蛋白质供给不足,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体重和身高也会增长缓慢。因此,应该摄取足量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以及豆制品等。

碳水化合物 婴儿最初3个月对淀粉不易吸收,故米、面等淀粉食物应在4个月后再开始逐步添加。而对于幼儿,其活动量比较大,身体消耗的能量多,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也多,所以提供的量也应较多。

矿物质 钙和磷结合形成磷酸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因此,足够的钙和磷能促进婴幼儿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婴幼儿缺乏钙、磷,可引起牙齿发育不良、佝偻病等。

婴幼儿缺锌时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味觉减退、食欲不振、贫血、创伤愈合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现象。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番茄、鱼、虾等。

胎儿在母体内最后1个月,肝内储存较多的铁,但仅够出生后3~4个月。周岁以内的婴儿每天需要铁10~15毫克,1~3岁幼儿推荐的每日膳食铁适宜摄入量为12毫克。

维生素维生素A与机体的生长、骨骼发育、生殖、视觉及抗感染有关。婴幼儿在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还可引起眼结膜干燥。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奶类、蛋类等。

维生素B1 可增加婴幼儿食欲,促进生长,对神经细胞膜的传递功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缺乏维生素B2时,会出现口角炎,严重时还会出现唇炎、舌炎、角膜炎。

婴幼儿也是特别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易感人群,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偻病。鱼肝油是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来源。

脂 肪 婴儿对脂肪的需要量高于成人,而对于1~3岁的幼儿,由脂肪提供的能量每日在30%~35%为宜,并且幼儿的膳食中含有适量的脂肪也有助于增加食欲。脂肪在一天总能量中的比例也不宜过高,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发生能量过剩,致使过多的脂肪堆积在体内,体重增加,对孩子的健康也不利。